更新時間:2012/04/19
中國高爾夫網路電視
還在為了打不遠、不穩定而苦惱?在練習場“辛苦勞動”的時候還是先看看自己的揮杆吧。很多時候,不穩定的擊球,或是打不遠,都是由於只用手臂揮杆而造成的。手臂肌肉屬於小肌肉群,相對靈活,但缺少啟動揮杆時所需的爆發力和穩定性。手臂揮杆伴隨而來的還有過早釋放,由於沒有用到身體大肌肉,手臂打球需要在下杆初始就開始為杆頭增加速度,使下杆的軌跡變得相對寬大,浪費了身體轉動積蓄的能量。
更糟的是,目前很多球友都是在用手臂揮杆而自己卻完全不知道。當受身體柔韌性的影響不能完全的令身體轉動時,當不懂得如何轉移重心時,當揮杆軸心無法固定時,為了打中球,人的潛意識就會對身體其他部位發出指令,去協調擊球動作,對不正確的動作做出補償。而這個補償動作,往往是將轉身,中心轉移,穩定軸心等等對擊球穩定性非常重要的技術細節省略,命令肩膀和手直接瞄準小白球,用力的打。這樣一來,球雖然是打中了,但距離出不來,而且極其不穩定。
如何發現自己是否是用手揮杆呢。這需要借助一些外界工具。如在視頻分析系統上,重播自己的正面或側面動作。查看自己在觸球的一瞬間時胯部的方向。觸球時肩膀與目標線應該保持平行,而此時,由於下身的轉動,胯部已經提前轉過了平行點,皮帶扣指向目標方向大約30度的位置。接下來,身體繼續轉動的同時右臂和手腕進行釋放,觸球,收杆。如果在觸球的瞬間,胯部還是與目標線平行,或是轉向目標方向幅度,都是在用手臂揮杆而不是使用整個身體。
揮杆(swing),顧名思義,是要去揮動球杆,而不能因為“打高爾夫”而真的用手去“打”這個小白球。高球教父BEN HOGAN曾經說過:“我只是做了一次揮杆,而球剛剛好放在合適的地方而已”。揮杆是將整個身體協調起來,帶動球杆沿著理想的軌跡運動。在上杆的時候,身體開始轉動,積蓄能量,而在下杆的時候身體回轉,將能量在適當的時候釋放出來。很多人會羡慕別人300碼的開球,美國最近一次研究結果標明,一次300碼的開球,至少要使用身體30磅以上的肌肉。看看我們自己的身體,什麼地方擁有這些肌肉呢?下半身,腰腹是有大塊肌肉的部位,而手臂和肩膀擁有的肌肉相對較少,這也是為什麼用手打球打不遠的主要原因。
建立良好的轉身習慣,是解決用手打球的唯一方法。練習轉身時,不要先急著擊球,盲目擊球是練習的大忌。首先要找到正確的下杆啟動方式,如前所說,大肌肉主要集中在下半身和腰腹部,所以下杆的啟動是要依靠下半身來帶動的。下杆啟動應該自下而上,首先是左膝蓋的“側撞”,由左膝蓋帶動胯部回轉,產生初始速度,這時上半身要相對保持安靜。繼續轉動胯部,通過下身的大肌肉提高整個身體的轉動速度,由於上半身在上杆過程中已經轉動到自身的極限,隨著下身的回轉,上半身會被動的隨著胯部的轉動而朝向目標方向轉動。此時,應該感受到背部左側的緊繃感,這個緊繃感是上身積蓄的力量。這時的手臂已經開始產生了一定的速度,這個速度是靠下半身回轉帶動產生的,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由上半身小肌肉群產生的。保持身體繼續轉動(很重要),讓胯部轉過平行線的同時,上身回轉至與目標線平行,在這個過程中,釋放手腕。在整個身體回轉的時候,上身的感覺除了左側緊繃外,還要將右手肘儘量貼近身體,感覺雙手拖著一條從右上方垂下來的繩子,保持這種感覺直到釋放,將身體充分回轉產生的力量完全的釋放到擊球的瞬間,保證擊球的距離,維持身體的穩定。為了儘早找到回轉的感覺,可以在平日練習時將一支球杆背在肩膀上,雙手扶住球杆,做上杆,與下杆回轉的動作。在做這個動作的同時,去體會左膝蓋啟動,胯部帶動回轉,保持上身左側緊繃及右手儘量貼近身體的感覺。
相關文章:
球具知識-瞭解普通高爾夫杆身與頂級杆身的差距
球具知識-高爾夫球杆揮重對揮杆擊球的影響
換一個杆身 擁有“鋼杆身”一樣穩定的發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