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體育
以蔡佩穎、謝瑀玲為代表的新一代台灣選手準備借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巡迴賽(CLPGA)這方寶地,鍛煉經驗,為今年8月份開始的日巡賽考試做準備。雖然在煙臺養馬島挑戰賽(
即將在本月年滿19歲的蔡佩穎來自臺灣屏東,她的名字已經廣為中國球迷所熟悉。2008年參加東方名人賽溫州站的時候,時年17歲的蔡佩穎在最後一輪打出67杆,低於標準杆5杆,改寫了溫州東方仰義鄉村俱樂部的球場紀錄。那一次比賽,還是業餘球手的蔡佩穎最終獲得了第四名。
事實上,那並不是蔡佩穎在大陸的最好表現。2008年年底,蔡佩穎在東方名人賽武漢站打出217杆(71-73-73),高於標準杆1杆,獲得了亞軍。當時的冠軍是福建名將葉莉英。
去年,蔡佩穎沒有到大陸來參加比賽。她的水準又進了一步,拿到了業餘第一。12月份,她轉為了職業選手。“為什麼要轉職業?主要是爸爸的意思。爸爸覺得這樣對我更為有利。”目前在桃園就讀國立體育學院大一的蔡佩穎說,“至於選擇12月份,那是因為可以以職業身份參加臺灣年初的三場比賽。”
蔡佩穎轉職業之後在臺灣參加的三場大的比賽,全部都獲得晉級,其中兩場進入了前20名。不過她最好表現還是二月份舉行的泰國女子公開賽。那場比賽她獲得並列第六名。“以職業身份參賽與以前的最大區別在於心態。”蔡佩穎說,“業餘時期,每打一場比賽你總是處於前列,可是在職業比賽中,各個都是高手,你被埋沒在了人群之中。”
很顯然,蔡佩穎不甘於人後,特別是從那樣一個輝煌的業餘時代過來之後。“我計畫在8月份參加日巡賽的考試,而這之前,我會儘量多參加比賽,包括CLPGA的比賽。”蔡佩穎說,“我當然希望在這段時間贏得一個冠軍。誰都期待自己職業生涯首勝早一點到來。”雖然蔡佩穎沒有說職業首勝一定會在煙臺養馬島挑戰賽上出現,可是很顯然,這個冠軍本周到來她絕不會介意。
與她抱有相同想法的還有謝瑀玲。這個臺北小姑娘與蔡佩穎、姚宣榆一道被視為台灣新一代球手的代表。18歲的謝瑀玲在2008年的業餘排名中位居第一,去年輸給了蔡佩穎,可是依然名列前三。這是為什麼去年東方杯她能以業餘身份代表中華臺北隊的原因。在東方杯中,謝瑀玲表現很出色,她一共贏得兩分,搭檔曾秀鳳贏得1分,另外單獨贏了1分。
謝瑀玲與蔡佩穎一樣也在去年12月份轉職業,她坦言對大陸的職業球手認識不多,另外星期一還沒有下場打球,所以並不敢給自己制訂一個什麼目標。“現在還不敢說大話。”謝瑀玲半開玩笑地說,“不過我想這一周推杆是我訓練的重點。這裏的果嶺非常快,不僅如此,還有草紋。另外草也有點厚,所以我想推杆方面應該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