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2011年美國大師賽不到一個月便將開始,我們搜集了一組美國大師賽的回顧文章與大家分享。以下是1937年第四屆美國名人賽的回顧文章。在這一屆比賽中,拜倫-尼爾森(Byron Nelson)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超領先者,贏得了首個大滿貫賽冠軍。正是這次勝利給奧古斯塔留下了著名的尼爾森橋,另外也讓拜倫-尼爾森獲得了“拜倫勳爵”的綽號。
  第四屆美國大師賽還沒有開始,看上去便與過去三屆有所不同。第一次,奧古斯塔的會員穿上了綠茄克。這樣一個裝束讓觀眾一眼便能辨認出來,誰可以為他們提供幫助。
  也許這是一場精彩大戲的序幕吧。不過這屆賽事本身並不僅僅因為精彩而被後人銘記。我們隨後會談這個問題,不過先我們還是要談一談高爾夫本身。
  1937年的比賽很快成為兩個人的戰鬥。第三輪領先者拉爾夫-加達(Ralph Guldahl)非常有機會在星期天下午取勝,可是他接下來卻碰到了臭名昭著的第12洞三杆洞。在那個洞,領先者開球進入雷氏溪中,吞下了雙柏忌,而隨後的第13洞五杆洞,他又一次吞下柏忌。
  這個時候,25歲的新寵拜倫-尼爾森嗅到了機會的味道。“我在第11洞保帕,我來到第12洞發球台的時候,看見拉爾夫有顆球掉入了雷氏溪中。”拜倫-尼爾森2006年在接受《Golf Digest》雜誌採訪時說,“他在這個艱難的三杆洞擊球下水。你知道報紙上那些卡通畫嗎?你看沒看到過漫畫人物的頭頂上出現了一個電燈泡,代表他突然之間有了一個主意?好吧,我就是那樣的。我知道我在那裏可以彌補一些差距。”
  拜倫-尼爾森的確彌補了差距。他在那兩個洞打出小鳥-老鷹,這意味著僅僅是兩個洞,兩人便出現了6杆的變化。到最後,這為拜倫-尼爾森領先2杆戰勝拉爾夫-加達鋪墊了道路。
  “我的第一場大滿貫賽勝利是我贏過的最重要一場賽事。” 拜倫-尼爾森說,“很明顯,這個勝利對我的自信心和生涯都是一個極大的激勵。”
  拜倫-尼爾森一生總共贏得了5場大滿貫賽勝利,考慮到他34歲便宣佈退役了,這個成就可以說相當之高,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遺產。
  至於說到那一屆比賽,拜倫-尼爾森至少留下了兩個遺產。在奪冠之後一天,著名體育記者基勒(O.B. Keeler)的文章刊登出來,而他起的標題叫:“拜倫勳爵贏得大師賽。”在那些日子,你不需要花太多功夫就能讓人們記住一個綽號。最終,“勳爵”這個頭銜一直掛在了拜倫-尼爾森名字的前面,儘管他與真正的“拜倫勳爵”,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大詩人拜倫存在巨大的差別。
  拜倫-尼爾森留下的另外一個遺產,要等到20年之後了。1958年4月2日,通向第13洞發球台的那座橋被命名為尼爾森橋,當然這是為了紀念拜倫-尼爾森當年強悍的反超。自從那天之後,每屆美國大師賽冠軍都會從那座橋走過,不過在追逐勝利的過程中,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比拜倫-尼爾森在那個幾個洞表現得好。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