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世界高球排名迎來25周年 凱梅爾平均分史上最低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世界高爾夫排名即將迎來25周年紀念。世界排名在1986年美國大師賽之前一周推出,這一周結束之後,正好完成了25年的迴圈。有意思的是,25年之前,第一期世界排名的榜首位置由一個德國人佔據著,而現在的榜首位置也被一個德國人佔據著。不過馬丁-凱梅爾與他們的前任很不一樣,他是史上平均分最低的一個世界第一。
  上一周再全視線錦標賽上獲得並列第20名,馬丁-凱梅爾這一周的世界排名平均分僅為7.98分,領先第二位李-維斯特伍德並不多(0.29分),後者為7.69分。這是近一段時間,許多選手都有希望上升到頂端,取代馬丁-凱梅爾的原因。
  當然25年前,世界第一蘭格的積分不是這個樣子,首先那時候的世界排名週期為三年,其次當時排序的依據為總積分,而不是平均積分。1986年第一期世界排名,蘭格位於第一位(1056分),塞弗-巴雷斯特羅斯第二位(1002分),接下來是桑迪-賴爾(726分),湯姆-沃森(704分),馬克-歐米拉(699分),葛列格-諾曼(642分),中島常幸(621分),哈爾-薩頓(605分),寇里-帕維(600分)一級以及凱文-皮特(Calvin Peete,593分)。當時世界排名前十位之中,五個是美國人,但是歐洲佔據了前三席,另外澳大利亞和日本各有一位。總的來說,那個時候,美國選手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世界排名前50位中,有31人來自美國,占到了62%。而歐洲只有8人,比例僅為16%。
  本周的世界前十之中四個是美國人,六個是歐洲人,歐洲佔據了前四位。而世界排名前50位之中,只有16人來自美國,比率下降到32%,已經落後歐洲(18人,36%)。
  應該說造成今天的局面主要是伍茲下滑造成的,否則很難相信一個選手平均分不到8分便能位於世界第一的位置上。要知道一年前這個時候,伍茲的世界排名積分還有11.49分。而2001年6月2日,伍茲世界排名平均分最高時達到了32.44分。
  附錄:世界排名25年來的重大事件
  (1)       首期世界排名在1986年美國大師賽之前一周推出,當時的世界第一為德國選手蘭格。世界排名的背後推手為R&A,他們希望發展出一個系統,以便吸收全世界最好的選手參加他們的賽事。
  (2)       從1989年4月開始,世界排名不再依據總積分,而是依據平均分,最小參賽場次為60場(每年20場),不過期限仍是三年。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賽事的積分不再依據定分值,而依據比賽的陣容強弱確定,不過大滿貫賽冠軍仍舊會獲得50分。
  (3)       從1996年開始,三年的期限削減為兩年,當年的積分雙倍計算。這之後,積分的遞減規則逐漸完善。從2007年開始,一場比賽的積分頭13個星期按滿分計算,之後每個星期按照比例遞減。
  (4)       1997年,當時主要的五個職業巡迴賽都認可了世界排名。當然早在1990年,美巡賽已經認可了世界排名。今天,四場世界高爾夫錦標賽和四場大滿貫賽都依據或者參照世界排名來確定陣容。另外世界排名也應用於萊德杯和總統杯之中。
  (5)       總共14位選手拿到過世界第一,其中伍茲的時間最長,達到了623周,其次為葛列格-諾曼(331周)、尼克-佛度(98周)。湯姆-雷曼的時間最短,僅為1周。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