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1/05/07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臺北時間5月6日消息,這個星期,沙洲溪(Shoal Creek)重返高爾夫大賽舞臺,它將承辦冠軍巡迴賽的五大賽之一傳承高球賽。沙洲溪三個字在高爾夫歷史之中相當重要,因為它是高爾夫種族歧視的分水嶺。
首屆傳承高球賽於1990年舉辦,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一年,沙洲溪與綠茄克,葡萄酒壺等辭彙一道進入了高爾夫術語之中。
這肯定不是俱樂部創始人霍爾-湯普森(Hall Thompson)的原意。1977年,霍爾-湯普森在伯明罕郊外創立了沙洲溪,他的願望是修建一座可以承接大滿貫賽的球場。他的願望很快便實現了,1984年美國PGA錦標賽來到這裏舉辦。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對於當年的賽事十分滿意——李-特維諾(Lee Trevino)奪取了冠軍——他們宣佈1990年賽事還將重新回到這裏舉辦。
在美國PGA錦標賽馬上要返回沙洲溪之時,正如員警經常說的,狀況發生了。其實一開始,所有一切都按常規在運轉。霍爾-湯普森接受《伯明罕先驅郵報》(Birmingham Post Herald)的採訪,採訪的內容當然是美國PGA錦標賽重返球場的事情。在採訪過程中,霍爾-湯普森被問到沙洲溪缺少黑人會員的事情。霍爾-湯普森指出沙洲溪有女性會員,也有猶太會員。“除了黑人之外,我們在別的區域都不存在歧視。”他說,“這是我們的家,我們可以按照我們想要的來進行挑選。”
在《伯明罕先驅郵報》的這份報導出來之後,滅頂之災發生了。霍爾-湯普森一開始表示他的話被扭曲了,不過人們可不這樣看。接下來他進行了道歉。儘管如此,人們仍舊要求美國PGA錦標賽搬到別的地方舉行,雖然那個時候賽事還有幾個星期便要開始了。
吉姆-沃特雷(Jim Awtrey)是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當時的首席執行官,危局是他出手挽救的。他沒有打“斷章取義”的牌,也沒有低調處理霍爾-湯普森所說的話,他很清楚危機要自己來化解。為了這個原因,他從紐約專門聘請了一名危機經理來幫助他處理高爾夫之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狀況。
最終,霍爾-湯普森和他的會員被說服,他們邀請了伯明罕當地一名叫路易-威利(Louis Willie)的商人,以榮譽會員的身份立即加入俱樂部。儘管這樣一個舉措看上去政治目的很強,但它確實平息了混亂,讓美國PGA錦標賽順利在沙洲溪舉辦。
韋恩-格拉蒂(Wayne Grady)贏得了那一年的比賽,那之後他再也沒有贏過什麼重大比賽。可是沙洲溪卻沒有因此消停。
美國職業高協,美巡賽,和美國高爾夫協會有鑒於沙洲溪事件都修改了規則。新的規則指出任務俱樂部,只要存在某種形式的歧視,無論這種歧視合法不合法,它都不能舉辦這些機構組織的比賽。這是為什麼柏樹岬(Cypress Point),曾經的圓石灘職業/業餘配對賽舉辦地,以及舉辦過西部公開賽的巴特勒國家高爾夫俱樂部再也沒有在美巡賽中出現的緣故。
沙洲溪事件發生之後不久,奧古斯塔邀請報業巨頭甘尼特(Gannett)的經理羅恩-唐森德(Ron Townsend)加入了俱樂部。他因此成為奧古斯塔第一個黑人會員。現在,奧古斯塔仍舊保持著男性俱樂部的傳統,不接受女性會員。然而奧古斯塔組織的美國大師賽,美巡賽並沒有管轄權。
也就是說沙洲溪實際上成為了高爾夫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而這肯定不是霍爾-湯普森的本意,另外美國職業高協也不希望自己的旗艦比賽因為這個原因得到人們的異樣關注。儘管如此,沙洲溪仍成為了高爾夫歷史的一部分。
去年秋天,霍爾-湯普森去世,享年87歲。他知道最終他的俱樂部會再次迎來一場重要的高爾夫比賽。路易-威利在1990年成為俱樂部的會員,他于2007年去世,享年84歲。他們的聯繫,他們的遺產也許他們的家人不想讓大家記住,可是毫無疑問1990年的事件就奠定了他們在體育史上的地位。
這個星期四即將參加傳承高球賽的球手,絕大多數或許會說那是一段遙遠的歷史了,沒有必要再度提起,人們應該將注意力放在這一周舉辦的比賽上。可是這種論點是不正確的。
美巡賽之所以能重返沙洲溪是因為這個俱樂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比如說最近他們便邀請了美國前國務卿賴斯加入俱樂部。應該說沙洲溪事件是高爾夫的一大進步,它是連接尷尬過去與美好現在,以及光明未來的一座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