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7月4-8日,2011年全國業餘高爾夫球希望賽第四站比賽將在湖南梓山湖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火熱開戰。承接北京站的火爆,希望賽湖南站比賽的報名工作不到8小時即衝破200人大關。此番作戰,恰逢暑假,在最終確定的156人(男117,女39)參賽名單中,不少遠赴海外練球的高球手紛紛回歸,以奧運火炬手運盈舟為代表的海外軍團瞄準希望賽,作為其試水國內賽事的橋頭堡;而堅守國內賽場的殷子珺等優秀球員則將以頑強的姿態沉著應戰。
球手暑期忙於備戰希望賽
7月份正值學生暑假,對於希望賽的高球少年而言,訓練、比賽早已成了暑假的主旋律。希望賽作為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業餘賽事,在中國高爾夫球職業、業餘和青少年三級賽事體系中肩負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致力於為中國優秀青少年球員通向職業生涯架起一座橋樑。一直以來,希望賽在面向廣大業餘高爾夫球愛好者開放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向青少年球員傾斜。
2011希望賽廣東珠海站女子組冠軍殷子珺,直言這個暑假有點忙,預計有六、七場比賽要打。殷子珺的暑假生活裡打球依舊是主旋律;而第二次參加希望賽的李梓此番參賽也做足了準備。5月的希望賽北京站,李梓回國後第二天便出戰希望賽,還沒有倒回時差的李梓未能晉級第三輪。為備戰湖南益陽站比賽,她也正在抓緊練習,期待自己在如火的七月能出色發揮,一掃北京站留下的遺憾。
奧運火炬手領銜海歸火拼益陽
暑假不僅是球員大幅度提高球技的絕佳時期,更是海歸與本土融合、比拼的火熱時期。國內選手遠赴海外訓練,而海歸選手則選擇回國參與賽事,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匯聚希望賽湖南益陽站的海歸選手中,一個名叫運盈舟的17歲女球手引人注目,首次參加希望賽的她曾經是2008北京奧運的一位火炬手。2006年,運盈舟獲得中國青少年高爾夫球公開賽亞軍的佳績,2009年贏得廣東省青少年高爾夫公開賽女子組冠軍,2010年則收穫了Bridgestone Golf Tournament 錦標賽季軍。“我7月3號從美國飛北京,4號才到湖南,還要倒時差,總之困難重重啦,不過我不會放棄每一桿。”運盈舟對希望賽湖南站不無憂慮,但希望賽女子組冠軍的寶座,無疑又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男子組選手中,在澳洲墨爾本學習兩年,自2011年4月伊始在國家隊試訓的朱維宇格外搶眼,回國短短半年就參加了五場職業邀請賽,並均有斬獲。今年4月底的VOLVO中國公開賽,朱維宇第一次參加歐巡賽,即以74-70的成績收杆。而今朱維宇每天的日程安排很滿,早上六點出操,早餐後下場練球,十二點半中飯,二十分鐘到一個小時內又趕去練球,下午五點半左右練習體能,晚飯後可能還增加一些室內訓練。有付出就有收穫,有理由相信,如此大幅度的訓練遲早會為他帶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而從美國加洲訓練歸來的三川靜澤、2011年浙江海寧站季軍周天等選手也將會使男子組的冠軍爭奪戰懸念疊加。
希望如火關天朗、李昊桐收穫希望
正如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四部部長、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司庫楊杰先生所說,“許多球員因為希望賽而獲得了他們高爾夫球生涯的第一個冠軍獎杯。希望賽以實際行動履行著進一步提高中國業餘高爾夫球員的運動水平,促進和推動中國高爾夫運動的普及和發展,為中國高爾夫球運動儲備奧運和亞運人才。”
2011年希望賽兩站兩冠的天才少年關天朗,於6月初參加雅加達世界青少年高爾夫球錦標賽以領先第二名15桿的成績榮獲B組冠軍;年僅14歲便捧得2009希望賽廣東站男子組冠軍獎杯、新組建的中國高爾夫國家隊隊員15歲的李昊桐,在今年6月舉辦的南山大師賽上表現突出,首輪交出70桿後,在第二輪以71桿收杆的他位居領先榜前十名,成為中國軍團的領跑者,並最終晉級決賽取得併列第25名的佳績,李昊桐也因此獲得了同一亞洲自創辦以來第一個“最佳業餘球員”的殊榮。希望賽走出了眾多的優秀球手,正一步步踐行著“邁向高水平的第1步”賽事宗旨。與往年暑假一樣,今年關天朗的暑假會在美國訓練和比賽,李昊桐則在國家隊刻苦集訓。
暑期作戰分外火熱,與希望賽湖南益陽站參賽球員高漲的參賽熱情一樣,湖南梓山湖國際高爾夫俱樂部、Kappa GOLF、勞力士、八馬茶業、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新浪高爾夫頻道、《投資者報》、泛高爾夫網等優秀企業與知名媒體都給予希望賽最全力的支持,使年輕的希望賽能更加堅定地與參賽球員、贊助商、以及關心和幫助希望賽的朋友們一起,堅守“邁向高水平的第1步”的執著信念,為中國高爾夫球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