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第140屆英國公開賽在皇家聖喬治高爾夫俱樂部結束第一輪,40歲的丹麥球員托馬斯-比約恩(Thomas Björn)和20歲的英格蘭業餘球員湯姆-路易斯(Tom Lewis)以低於標準桿5桿的65桿獲得併列領先。西班牙老將西蒙尼斯、美國公開賽冠軍盧卡斯-格羅烏爾、美國球員韋伯-辛普森以66桿並列第三。賽后,新浪網特約球評王劍峰認為聖喬治球場攻果嶺策略以及推桿是今年比賽的關鍵點,比約恩、西蒙尼斯、麥克羅伊和米克爾森等人的技術特點影響他們第一輪成績,以下是評述:
英國公開賽第一輪的天氣還算溫和,上午的風速是20MPH,下午的風速降為14MPH,下午出發的球員整體成績相對好一些。但是上午出發的比約恩和西蒙尼斯在相對惡劣的天氣下分別打出了-5和-4的低桿數,除了技術水平發揮出色之外,關鍵在於他們的技術、打法和球場策略適合場地和天氣條件。
由於前段時間少雨,皇家聖喬治的球道比較硬。即使加長了球道,但擊球距離對絕大多數球員都不是問題。而球道邊的長草也不像其他蘇格蘭的公開賽球場那麼可怕,所以只要開球避開球道沙坑就基本沒有太大的問題。
攻擊果嶺的策略、果嶺邊的處理和復雜果嶺上的推桿成了比賽的關鍵。第一輪上午表現出色的球手基本都是採用控制型揮桿,低彈道的技術攻擊果嶺,充分利用小球在果嶺邊和果嶺上的彈跳靠近球桿,避免倒旋。同樣是作球,方式和美巡賽利用倒旋作球完全不同,而且對落點的想像力要求更強。
比約恩本身就是控制型揮桿的選手,很適合英國公開賽,再加上在熟悉的球場技術發揮出色,處於領先榜也不算冷門。被寄予厚望的麥克羅伊第一輪表現平平,我認為主要還是他的技術和打法。不可否認,他的全揮桿技術絕對無可挑剔,但低彈道技術並不是那麼好。石川遼也是同樣的問題,當需要特殊揮桿的時候,他變得有些茫然。米克爾森參加了10幾屆英國公開賽,但只有一次進入前十,不能把原因全歸結於發揮欠佳,而是由於本身的技術特點和打法的緣故。但也有美國選手的技術非常適合英國公開賽,如萊昂納德、湯姆沃森和格拉沃爾等。
皇家聖喬治的果嶺質量被很多球員認為是完美的,球的滾動很平順。但果嶺邊複雜的地形需要球員有極強的想像力、LINKS球場的比賽經驗和非常規技術運用的能力,這些也許會是最終決定比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