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08/15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下一場大滿貫賽要等8個月,下一場對決只用等9天。泰格-伍茲與麥克羅伊在下個星期的巴克萊精英賽上肯定會同組出發。然而聯邦杯的意義更多是錢,而不是歷史,換句話說,更有意義的事情在將來。伍茲的對手之中,還沒有一個像這樣,具有巨大潛力的選手。以前,伍茲一年贏3場比賽,很少有人質疑他不是當前最優秀的球手。歷史上第一次,他在追趕尼克勞斯18冠紀錄的過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不是婚變、四次膝蓋手術、脆弱的跟腱,又或者他正在一點點衰老,而是另外一名選手。
今年,麥克羅伊和伍茲同場競技的次數為12次。麥克羅伊7次沖到了伍茲前邊,包括本田精英賽和美國PGA錦標賽勝利。他們倆在美國大師賽上都獲得並列第40名。麥克羅伊在這些比賽中獲得7個前五名,不過也包括3次淘汰。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重點不在於他們是不是處於生涯的相似階段。從那個角度來說,伍茲是難以比擬的。麥克羅伊轉職業之後,前16場大滿貫賽贏了兩次。在同一區間,伍茲贏了五次,包括24歲那一年實現職業大滿貫。
重點在於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麥克羅伊在基窪島的統治力如此之強,週末的時候,他打出67-66,領先8杆贏得美國PGA錦標賽大勝。你很容易過分關注麥克羅伊的所有方面。他僅僅只有23歲,當他贏得第二場大滿貫賽的時候比伍茲還年輕四個月,而他所做的事情以前看起來似乎只有伍茲才能做到。去年夏天在國會鄉村俱樂部創造美國公開賽杆數紀錄。而這個星期天在基窪島又創造了美國PGA錦標賽的勝差紀錄。
麥克羅伊兩場大滿貫賽合計贏了16杆。讓我們這樣去審視這個問題。過去35年,僅僅只有5場大滿貫賽的勝差大於等於8杆,其中3場由伍茲贏得,2場由麥克羅伊贏得。
當然,我們要看的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麥克羅伊有可能成為約翰尼-米勒(Johnny Miller)那樣的人。七十年代,約翰尼-米勒成為高爾夫世界中的一顆彗星。他總是沖著旗杆猛轟,在比賽中上演著大屠殺。約翰尼-米勒贏得兩場大滿貫賽,奧克芒最後一天他打出63杆,而皇家伯克戴爾最後一輪他打出66杆。
也許麥克羅伊會像湯姆-沃森,後者比尼克勞斯小10歲。當湯姆-沃森贏得第一場大滿貫賽的時候,尼克勞斯已經拿下了大滿貫賽冠軍紀錄。可是湯姆-沃森就阻止尼克勞斯贏得更多場大滿貫賽,1977年,他兩次打敗尼克勞斯,一場是美國大師賽,另外一場是坦伯利“陽光下的決戰”。1981年在奧古斯塔,湯姆-沃森再次擊敗尼克勞斯,至於1982年在圓石灘他就成功攔截尼克勞斯,不讓他贏得創紀錄第五個美國公開賽頭銜。那一場比賽,湯姆-沃森在第17洞精彩切球進洞抓到小鳥,成為經典的一幕。
麥克羅伊比伍茲年輕13歲。星期天,他們從來沒有在大滿貫賽中並肩作戰過。到最後,那會成為真正的天平。可是在這個過程中,麥克羅伊正在暗暗地儲存自信心,這種自信心在伍茲處於巔峰時期時,很少選手能儲存起來。
沒有理由麥克羅伊會被恫嚇。他的名字出現在領先榜上已經變得有意義。無論是穿著什麼顏色的球衫,他都是奪冠的熱門。
尼克-佛度曾經解釋在大滿貫賽中伍茲為什麼擁有那麼大的優勢。尼克-佛度一度認為在1997年美國大師賽之後,伍茲唯一能贏大滿貫賽的地位只有奧古斯塔,因為那個球場適合他,而且四大滿貫賽之中,僅僅只有那場大滿貫賽,媒體會被驅趕到繩子之外。可是他後來意識到伍茲是唯一一個能處理好最後一輪在繩子之內移動的人。“其他選手進入那樣一個舞臺一星期,又退了出來。”尼克勞斯2007年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而他始終都在那個舞臺上。當你進入他的世界時,真的要祝你好運。”
到現在,40輪大滿貫賽,麥克羅伊已經有10輪登上領先榜榜首了。與絕大多數同齡人相比,他的經驗豐富很多,無論是好經驗還是壞經驗。2011年美國大師賽丟掉4杆領先給他的教訓是確定一個目標杆數。在基窪島,麥克羅伊給自己設置的目標是低於標準杆12杆,結果他最後一輪沒有吞柏忌,甚至比目標杆數還低一杆,最終交出了275杆,低於標準杆13杆。
“這些日子,當我有機會贏得其中一場大滿貫賽的時候,我感覺我能從奧古斯塔、國會鄉村的記憶中吸取教訓,而現在我能從今天的比賽中吸取教訓。”麥克羅伊星期天在基窪島上說,“知道我在這裡做到了什麼,知道我該怎麼做。”
伍茲要打破尼克勞斯的18冠紀錄根本就沒有容易過。即便是伍茲處於好的時候,他也說尼克勞斯花了25個賽季才達到那一點。
伍茲因為個人生活的問題失去了整整兩年時光,接下來則是腿部的傷勢,以及聘請第三個揮杆教練。
談到伍茲有可能沒有辦法打破紀錄,這裡有一個流行的類比:他必須追平米克爾森一生在大滿貫賽上的成就(4勝)才能追平紀錄。不過這個類別沒有多大意義,因為當話題說到大滿貫賽的時候,伍茲和米克爾森不能相提並論。米克爾森在贏得第一場大滿貫賽之前打了42場。伍茲在同一個區間贏得了12場。他們不是同一種類型的選手,以前不是,現在也不是。
伍茲主要的問題還是心理。他的球技很棒,他知道這一點。他迫切地想贏大滿貫賽,恢復對尼克勞斯的追趕,讓批評者閉嘴。可是高爾夫運動,你要努力過頭,可打不好。也許這是伍茲必須要從基窪島學習的一課。
不過更大的麻煩或許還是麥克羅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