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多年以來,萊德杯並不需要大牌球星便足以成為高爾夫的饕餮盛宴。別在上衣和帽子上的旗幟,領先榜上的顏色--美國紅,歐洲藍--足以激發最原始的衝動,帶來巨大壓力,搭建起扣人心弦的舞臺。現在,歐美兩隊有這麼多明星,這讓第39屆萊德杯看起來比以往更為盛大。
二十年以來,歐洲隊第一次擁有世界排名第一位的球手--麥克羅伊。福瑞克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北愛爾蘭23歲神童是“眾矢之的”,因為自從美國PGA錦標賽取得8杆大勝以來,他的表現一直很好。“他是當前世界上最優秀的選手。他將是最難打敗的選手。”福瑞克說。
美國相對應的有泰格-伍茲。伍茲的球技恢復了很多,這讓他今年在美巡賽上贏得了三場。更重要的是,伍茲開始搞清該怎麼打萊德杯了,過去兩次參賽,他的總戰績為6勝3負0平。
花名冊上不止高爾夫中最大牌的兩位球星。萊德杯歷史上第一次,24位前往梅黛娜鄉村俱樂部參賽的選手全部都在世界排名前35位之中。
本身已經是高爾夫之中最為激烈的競賽,萊德杯現在又添了一場重量級較量的所有排場與喧囂
“看上去是那樣的。”盧克-唐納德說,“麥克羅伊正處於一個非凡的波峰上。真的,每個人當前的狀態都很好。”
美國方面擁有四位首次參賽的選手,可是這些“新兵”已經擁有處理大賽壓力的經驗了,因為他們之中的一個贏得了美國大師賽(巴巴-沃森),一個贏得了美國公開賽(韋伯-辛普森),還有一個在去年贏得了美國PGA錦標賽(基根-布蘭得利)。
“我研究美國隊已經研究了幾個星期,我心裡想:‘哦,這些選手看上去真的非常強,非常好。’”兩年前在威爾士凱爾特莊園為歐洲隊贏得決定性一分的萊德杯英雄麥克道爾說,“他們那邊有許多新血,這些選手做好了迎接這一切的準備。那裡很激動。這很棒。我想這會是一屆神奇的萊德杯。我真的這麼想。”
歐洲隊今年如此之強,以至於1997年以來第一次哈靈頓沒有進入隊伍。另外,萊德杯衛冕冠軍只有一個新人。這個人是來自比利時的尼古拉斯-考賽茨(Nicolas Colsaerts)。尼古拉斯-考賽茨是高爾夫之中的大炮球手之一,今年他的唯一一場勝利是西班牙舉行的世界比洞錦標賽。
除了麥克羅伊,歐洲隊還包括三位在伍茲下滑以來登上世界第一位的選手--盧克-唐納德、李-維斯特伍德和馬丁-凱梅爾。之前五屆萊德杯,加西亞從來沒有在四人二球賽中失手過,他在2010年缺席之後重新返回隊伍。保爾特憑藉隊長外卡進入隊伍,他贏得了三場單人對決賽,這三場單人對決賽都沒有打到第17洞。
之前的萊德杯,人們常常議論從字面上來看哪支隊伍更強。這一次,他們兩方看起來都是完美的。
“美國隊擁有好些選手高居世界排名前列,與歐洲一樣。”米克爾森說,“我們在萊德杯上會看到一些高品質的高爾夫。”
另外一方面,隊長也為賽事增加了明星魅力。奧拉查寶一直是萊德杯的中流砥柱,最早可以追溯到他與已故塞維-巴耶斯德羅斯(Seve Ballesteros)組成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當歐巡賽委員會準備討論下一屆隊長是誰時,他們都不用費事開會。奧拉查寶是唯一一個通過電話選出來的歐洲隊隊長。與之相對,美國方面則挑選了拉夫三世,這個在美巡賽上一直很受尊重的球手。拉夫三世1993年首次參加萊德杯的時候,推入了制勝的推杆,而他總共代表美國打了六屆萊德杯。
那麼誰具有優勢呢?“到星期五,你都說不出誰能贏。”李-維斯特伍德說,“這將是一屆競爭激烈的萊德杯,每個人都應該很喜歡看。”
美國隊看上去有一個優勢,這個優勢來自於他們在主場作戰。對於伍茲來說,這裡更像主場。梅黛娜曾經承辦過五場大滿貫賽,其中過去兩屆都是伍茲奪冠的美國PGA錦標賽。其中最近一屆是2006年。當時伍茲與盧克-唐納德並列領先進入最後一輪,伍茲最終奪取了冠軍。“從個人的角度上,我喜歡梅黛娜。”伍茲笑著說。
過去15年,美國人只有一次在主場作戰的時候失手--那是2004年在奧克蘭山舉行的一屆。絕大多數萊德杯老人都相信主場作戰等於先得了一分。那恰恰是上一屆萊德杯的勝負差距。威爾士的比賽直到最後一場單人對決賽才決出來。
梅黛娜看上去像一個大舞臺,可是打上去,它決不會是大滿貫賽的那種考驗。作為主隊隊長,拉夫三世可以按照他喜歡的方式進行佈局。他要求長草儘量減短,這樣可以讓伍茲、米克爾森、巴巴-沃森、基根-布蘭得利和達斯汀-詹森這些大炮選手可以放開手腳狂轟亂炸。拉夫三世同時希望果嶺快速,可以肯定速度會比歐洲的快。
“當萊德杯在歐洲舉行的時候,舉例來說,果嶺的速度不是那麼快。”奧拉查寶說,“我們希望它能在10到10.5,因為我們對這樣的速度更舒服。我們知道在美國,他們更喜歡堅實而快速的果嶺,非常有可能,我們去那裡的時候,我們也會遇到那樣的果嶺。這樣的小事情是有幫助的。
“觀眾……觀眾的支持是巨大的。我們已經在愛爾蘭見到了這一點。我們在威爾士也見到了這一點。非常龐大。球員們知道氛圍會非常熱烈。因此我需要他們準備好,告訴他們不能受到觀眾的困擾。”
雖然看起來兩支隊伍是平均的,經驗卻傾向歐洲。他們不僅只有一個新來者,他們之中的大部分隊員也習慣了取勝。過去八屆萊德杯,歐洲贏得了六屆。美國僅有的兩次勝利贏得也很艱苦。1999年在布魯克林,美國最後一天實現了逆轉。賈斯丁-雷奧納德(Justin Leonard)的45英尺小鳥推推進洞之後,確立了勝局。2008年在瓦爾哈拉,賽事比分數顯示出來的接近得多。在其中一場重要一仗中,亨特-馬漢的60英尺長推橫穿了第17洞果嶺。
“看上去,在萊德杯上,他們的推杆好過我們。”拉夫三世說。
伍茲在全世界贏得了86場勝利,包括14個大滿貫賽頭銜,可是他在萊德杯中的總戰績仍然是勝少負多。多年以來,他一直是“眾矢之的”。歐洲選手在單人對決賽中擊敗過他(康斯坦丁-羅卡),在他與世界第二(大衛-杜瓦爾)搭檔的時候贏過他,也在他打得好的時候贏過他。
可是不止伍茲一個美國人是如此。8個有萊德杯經驗的美國選手沒有一個的戰績為勝多負少。伍茲在總成績上還是不錯的。事實上,過去15年歐洲隊贏過那麼多次,美國選手要保持勝多負少的戰績不太可能--無論是從團隊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
“自從1997年以來,我只進入過一屆取勝的萊德杯隊伍。”伍茲說,“我們在合時的時機上沒有打好,這就是現實。希望,今年,我們可以在合時的時機上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