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最近屢有分析指出,中國球員打好了中國公開賽、BMW大師賽、滙豐冠軍賽、香港公開賽和新加坡公開賽等五場亞洲大賽,便能進入世界排名前百位,從而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實際的情況是:即便是在這五場比賽同時進入前十名,這個選手要進入世界排名前百位也相當困難。更何況,從來沒有一位中國選手在以上五場大賽中全部進入過前十位元。
中國絕大多數選手當前面臨的困境是,很難參加世界積分多的國際大賽,從而快速提升自己的世界排名。基本上,如果一個中國選手不是某個國際巡迴賽的會員,他只能參加中國公開賽、BMW大師賽、滙豐冠軍賽等幾場境內的大賽。境外的大賽,新加坡公開賽給中國選手的名額多一些,香港公開賽則比較少。
最近有分析指出,只要在這幾場大賽中打好了,便能進入世界排名前一百位。事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所謂好名次,在職業高爾夫比賽中常常意味著至少進入前十名。我們來看一看在這五場亞洲大賽中,進入前十名能獲得多少世界排名積分。以2012年為例,中國公開賽冠軍32分,第十名4.48分;BMW大師賽冠軍56分,第十名7.84分;滙豐冠軍賽冠軍64分,第十名8.96分;新加坡公開賽冠軍48分,第十名6.72分;香港公開賽冠軍32分,第十名4.48分。
我們簡單將上述五場賽事的積分加在一起,都打到前10名至少是32.48分。我們假設一個球員兩年內,這五場比賽都進入了前十名,那麼他的總積分應該是至少64.96分,他的平均分至少為1.624分(除以最小參賽數40)。這個積分如果放在本周,他可以排在第99位。
問題是每場賽事的積分不是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遞減的。如果我們以當前為基點,今年BMW大師賽、滙豐冠軍賽、新加坡公開賽和香港公開賽的積分不會改變(時間加權X1),可是今年中國公開賽在四月份舉行,計算上時間加權(X0.7826),只剩下3.51分(4.48X0.7826=3.51)。去年的積分時間更遠,為了計算方便,年末四場比賽都取一個最大的時間加權*(X0.5761),這四場比賽的積分變為16.13分(28X0.5761=16.13)。而一年前的中國公開賽,計算上時間加權(X0.2283),積分變為1.00分(4.48 X0.2283=1.00)。現在他的總積分變為了48.64分(28+3.51+16.13+1=48.64),平均分為1.216分,按照本周的排名可以排到148位。
現在還不確定奧運會的參賽資格截至日期具體是什麼時間,如果假設為2016年4月初,而以上這些名次是在2014年和2015年取得的,我們粗略的乘以一個時間加權0.95,總分將變為46.208,而平均分為1.16,排名將進一步下降到157位。
奧運會的參賽資格最近又有一次修正:世界排名前15位的選手(無論男女)將自動獲得參賽資格,其中每個國家的人數不能超過4名。世界排名15位之後,每個國家的參賽隊員不能超過2名,這2名選手必須是該國世界排名最高,而且沒有獲得參賽資格的選手。根據估計,中國選手排名157位應該也可以獲得參賽資格。
問題在於,以上的一切我們都是建立在以上五場亞洲大賽到2014年和2015年都還在舉辦,而中國選手都可以參加,並且都能夠獲得前十名的基礎上。今年參加了以上所有五場亞洲大賽的選手僅有梁文沖一個人。多年以來,梁文沖一直是中國排名最高的選手,可是這五場比賽他今年沒有一場進入前十名。事實上,中國內地沒有一個選手在今年進入了以上五場亞洲大賽的前十名,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裡,也沒有過。
美聯社剛剛報導說,伍茲最近五場比賽連續進入前十名,這是2009年春季以來最長的一段時期。伍茲目前世界排名第三,以他的能力要場場進入前十並不容易,何況是其他選手。
綜合來說,簡單靠幾場大賽爭取世界積分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一個選手要獲得一個好的世界排名,需要長期穩定的表現,有一個穩定的巡迴賽作為平臺,穩紮穩打,才是切合實際的。期盼一年中,僅靠在中國或者是附近的亞洲地區舉行的為數不多的幾場大賽就像取得較高的世界積分,理論上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難度可想而知。
(注釋:BMW大師賽去年沒有舉行,本文假設將其計入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