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與生活密不可分‧心臟病人帶著起搏器勤練球](/upload/attachments/xm/4006455420.jpg)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高爾夫的世界無奇不有,單腿的桑托斯經過不懈努力成為單差點的球手。最近,美國一名53歲靠心臟起搏器維持生命的老頭則在自己常打的球場交出68杆的好成績。儘管面臨著即將到來的心臟移植手術,他依然每週打上機場高爾夫,並宣稱心臟起搏器似乎幫他提高了球技。
和很多高爾夫球友一樣,蒂莫西-奈特(Timothy Knight)手握高爾夫球杆時會先一個快速的自我檢測。左臂打直,手腕微翹,肩膀轉動流暢。不過對奈特來說還有一點更重要的:球杆不能勾住心臟起搏器的導管,這個心臟起搏器被安置在他的屁股上,通過導管穿過肚子,連至心臟。
“如果我把它扯出來,我就死了。”他說。
奈特希望他不會用這個起搏器太長的時間。這位53歲的先生現在正等著做心臟移植手術,在找到下一個合適的心臟供體前,他至少還要堅持三個月。
雖然身上掛著心臟起搏器,將來還會做心臟移植手術,但奈特先生依舊堅持打高爾夫。他每週在河灣(River Bend)球場打幾次,偶爾在蓬特韋德拉(Ponte Vedra)俱樂部和橘子公園鄉村俱樂部揮杆。
這位1980年代退伍老兵現在的開球距離已經大大縮短,要知道原先他的平均距離是300碼。不過最近他仍然在河灣球場打出了68杆,只吃了3個柏忌。這個球場的最低杆數記錄是67杆。
奈特是河灣球場俱樂部會員,他有時在練習場揮杆,有時下場小賭幾美元,或者在第19洞消磨一天的時光。“每個人都喜歡和尊重提姆的原因是他合大家的胃口…你永遠不知道他是帶著心臟起搏器或者將要做心臟移植手術的人,”河灣球場的老闆斯科特(ScottGladysz)說。“他和別人站在同樣的發球臺上,像他們一樣把錢收起來,從來也不抱怨打壞的球或者一輪。”
高爾夫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逃離現實世界的良方。奈特的妻子洛雷塔(Loretta)說,這項運動對自己的丈夫來說至關重要,不管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高爾夫對現在的他而言非常重要,”她說,“他需要一些東西來保持活動狀態,並説明他不去考慮即將法身的事情。謝天謝地他還能打球。”“我收穫了比你想像中的更多的笑聲和心意。”奈特說。
奈特畢業以後就沒進大學,他一直在海德公園俱樂部工作。他11歲就在這裡學打高爾夫,然後又在這裡當過球童,那時候美國西部的球場還有球童系統。
海德公園俱樂部(Hyde Park Golf Club)老闆比利(BillyMaxwell)對奈特很感興趣,幫助他練習。當他高中畢業後,在美國參加過一些小型的巡迴賽。但是4年下來旅行的花銷太大了,海德公園俱樂部贊助奈特的會員後來放棄他。這時候,如果奈特不能贏比賽,就一點保障都沒有。
“如果你不贏比賽,你一點錢都賺不到,就算是贏了也不夠,”奈特說。“我也許可以賺1千美元,但是接下來幾周的旅行費用又會花去1500美元。我並沒有成熟的模式去管理我的事業。事情很快就乾涸了。”
最終奈特在一家工程公司找到了他自認是“正真職業”的工作。在艱難的思考後,他離開了還有5個兄弟的大家庭,搬去了南卡州列克星敦。他在這裡找回了業餘時期的狀態,繼續享受高爾夫。2000年奈特贏得了美國《高爾夫週刊》的業餘比賽。
2006年奈特開始為美國國土安全部工作,通過工作他結識了自己的妻子。他們在2011年十月結婚。但兩個月以後,他的世界發生了變化。
2011年12月14日晚,奈特下班回家是感到略微不舒服。很快他就開始痙攣和滿頭大汗。接下來的16天他一點知覺也沒有。奈特形容自己的心臟病是“我左邊的心臟快要爆了。(後來被確診為先天的心瓣缺失)很快他被送到哥倫比亞的醫院搶救。在奈特昏迷期間,她的妻子被多次警告說她的丈夫也許活不過一個天。“去年沒有耶誕節,”她說,“只有醫院,等待室和提姆的重症監護室。”
最終奈特活了下來,但卻被告知需要心臟移植。現在他的身體裡安了一個起搏器,一根0.25英尺直徑的管子貫穿他的體內。兩節14伏電池維持著他心臟的跳動。
在醫生的建議下,奈特和妻子搬回了老家,6.3英尺高的他需要等到一個和他體型差不多的供體。“我們需要一個高個兒的捐贈者,一個大個子。”奈特說。
醫生說奈特從十月起可以開始再打高爾夫。這一直以來都是奈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奈特開玩笑的表示,這個起搏器幫他提高了精准度。“我以前是個著急的球手,但因為我很注意別在揮杆時把導管給勾住了,所以就開始慢慢地瞄準和擊球,看上去我的球變得更好了。”
奈特也開始教自己的妻子打球了,雖然她宣稱說做個伴就好了。“他試著教我一些,但是我更喜歡在球場上看他打球。”
當奈特最終做了移植手術後,他將有一段複雜的手術,和一段相當長時間的恢復期。洛雷塔則很感謝今年全家人可以一起在家過耶誕節,而不是呆在醫院。“我們都受到了保佑,”她說,“高爾夫已經成為了提姆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