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1/17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高爾夫世界第一麥克羅伊因為耐克的巨額贊助合同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美聯社記者道格-佛格森(Doug Ferguson)在其最新文章中指出耐克或許是在豪賭,因為麥克羅伊的表現並不穩定,與今天的伍茲一樣,難以預測。無論如何,未來一段時間,北愛爾蘭人都將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同時吸引著全球好奇的目光。
以前這句話常常用在泰格-伍茲身上。高爾夫之中最富有的人,打起球來好像身上沒有半毛錢。看上去麥克羅伊與伍茲是穿同一條褲子的。好吧,至少現在他們都穿帶鉤的同一品牌的衣服了。
星期一,麥克羅伊的重大一年在阿布達比起航,其炫目的儀式或許會令萊德杯的組織者嫉妒。聲光電在房間中營造了特別的氣氛。除此之外,這裡還有來自菲爾-耐特(Phil Knight)、魯尼以及耐克長期門面伍茲的歡迎視頻。
將活動推向高潮的是星期三首次面世的廣告。在廣告中,麥克羅伊與伍茲在練習場上相互競爭,競相將高爾夫球擊向遠方的各種“杯子”之中。這不由得讓人想起麥當勞一代人之前的那段廣告。邁克爾-喬丹與拉裡-伯德(Larry Bird)爭相投籃,籃球從窗口穿過,從記分牌反彈。
要知道有一段時間,伍茲在廣告中從來不與其他耐克的運動員分享舞臺。不過接下來才是麥克羅伊最重要的市場推廣活動——賽場上的表現。
耐克的廣告代言合同是高爾夫之中保守最嚴密的機密,不過至少有兩位行業領袖,獨立預測說,麥克羅伊的一年價格為2000萬美元。這兩位行業領袖之中有一位知道麥克羅伊的競購戰並沒有堅持多久。在某一點上,這變得就像壟斷的代價。
那麼這一切會改變麥克羅伊嗎?你最好別這樣想。“我打高爾夫不是為了錢。我早就過了那個階段。”麥克羅伊說,“我是大滿貫賽冠軍,那是我一直的夢想。我現在是世界第一,那也是我一直的夢想。我想這是一家能幫助我保持下去,甚至贏得更多大滿貫賽的公司。”
麥克羅伊的天賦如此之高,他或許用什麼都能贏,就像伍茲、米克爾森那樣,可以用兩個品牌的球杆贏大滿貫賽,又或者像艾爾斯,他用三家廠商的球杆都贏過大滿貫賽。
可是從耐克的角度來講,向上的東西並不是那麼容易估量。麥克羅伊已經顯示了他比伍茲更難預測。甚至在他贏得五場比賽,包攬大西洋兩岸獎金王的一個輝煌賽季之中,23歲年輕人仍被淘汰了5次。與之相對,伍茲淘汰5次的時間跨越了13年時間。
如果這個孩子今年再次經歷糟糕的低谷,批評者一定會將矛頭指向球具。如果他早早取勝,而且頻繁取勝,比如說在四月的第二周披上綠茄克,那麼所有的好評都會集中在麥克羅伊的天賦上,而不是球具。
不過耐克的重心在球員本身,現在他擁有高爾夫世界第一與第二的球員,以及無論排名如何,高爾夫之中兩個最響亮的名字。
在體育界,無論是哪個項目,預測都是一門危險的生意,特別是高爾夫球場的那個杯子——並不是耐克廣告中的杯子——只有4 1/4英寸的時候,特別是這項運動在戶外進行,而人才就如恒河之沙那樣多的時候。
多年以來,標準始終是伍茲。而那一點並沒有改變。與之相對,麥克羅伊即使追平自己的標準也比較困難。不僅僅是他在全世界贏得的五場勝利。還因為那五場勝利本身的品質相當高,其中包括一場大滿貫賽,兩場聯邦杯總決賽,以及歐巡賽版本的巡迴錦標賽。即便是其中最弱的本田精英賽,參賽的選手也包括五位強敵:伍茲、李-維斯特伍德、賈斯汀-羅斯以及肖爾-舒瓦澤爾。
“我想贏得高爾夫賽事,這是我一開始便準備澄清的事情。”麥克羅伊說,“我全神貫注努力贏得盡可能多大滿貫賽。十分明顯,過去兩個賽季我贏得了兩場大滿貫賽,我希望繼續下去,今年在這些賽事中繼續打好。
“我猜想如果今年我做不到的話,那麼將是糟糕的一年。如果到2013年年底我沒有贏得一場大滿貫賽的話,我會感到失望的。”
自從2000年,伍茲贏得年度最後三場大滿貫賽,總共包攬十個冠軍以來,人們一直很好奇這樣的輝煌是否可以再現。現在人們同樣好奇的是麥克羅伊與伍茲的關係會怎樣展開。麥克羅伊的父親蓋瑞(Gerry)從小就教導他,對人友善不用費多大力氣。另外,他的北愛爾蘭背景也讓他從不自滿。你很難不喜歡他。去年伍茲在提到麥克羅伊的時候,不時都會說麥克羅伊是一個“好小孩。”
12年前,伍茲與另外一個球員成為了好朋友。這個人最終也與耐克簽約。他的名字叫大衛-杜瓦爾。2001年,他贏得英國公開賽,成為了第一個使用耐克球杆贏得大滿貫賽的選手。他們從聖安德魯斯一道回家,當時葡萄酒湖在伍茲的懷抱中。他們一起結伴參加了兩屆高爾夫世界盃。他們一起坐著伍茲的私人飛機前往毛維島,角逐賽季開年之戰。
可是一年之後,他們就不是那麼親密了。大衛-杜瓦爾的個性比麥克羅伊複雜得多,另外那個時候大衛-杜瓦爾也陷入了深深的低谷之中,原因很多,包括受傷、自信心以及生活的變遷。
與之相對,伍茲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一個他那代人從來沒有見過的臺階。可是伍茲呆在高爾夫球界的時間越長,其他選手越容易靠近他。雖然多年以來,伍茲遇到了許多對手,可麥克羅伊是第一個來自下一代的威脅。他是第一個讓你懷疑伍茲單獨靠自己的力量是否還能回到世界第一寶座的選手。
那麼他們的對手關係呢?麥克羅伊並不那樣認為,因為他們在大滿貫賽的最後一個小時從來沒有齊頭並進過,事實上,什麼比賽他們都沒有那樣做過。“希望,今年的某一點,這樣的情況可以發生。能參與其中非常棒。”麥克羅伊說。
好吧,真正讓他們成為對手的是——無論這個詞語怎麼界定——他們是每個人都在談論的球員。他們擁有相同的理想。他們擁有相同的商標。而現在他們出現在同一個廣告中。仍舊有待確定的是,他們誰會當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