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1/20
![馮珊珊:GOLF的G是綠色鴉片](/upload/attachments/xm/4028989391.jpg)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職業選手馮珊珊19日獲得2012CCTV體壇風雲人物最佳非奧運動員獎,她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網記者的專訪。
“老豆(粵語:父親),GOLF的F是不是指fun?”,這個24歲的廣州女孩仰頭問,隨後她與記者分享了她的“GOLF”生活。
Green:“綠色”的健康“鴉片”
坐在記者面前的馮珊珊素面朝天,手上塗著亮粉色的指甲,“這是為配合頒獎禮服裝的顏色,別人幫我塗的”,她說。馮珊珊獲得2012CCTV體壇風雲人物最佳非奧運動員的提名,並且她得到了這個獎項。
這或許是馮珊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獲得該獎項,因為接下來她將開啟“裡約週期”。2016裡約奧運會將高爾夫球項目正式納入奧林匹克大家庭,馮珊珊再不是“非奧運動員”。
“我很想參加奧運會”,馮珊珊說。國家體育總局將於3月組建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國家隊,這是專門為備戰裡約奧運會所設的。不出意外的話她將是其中一員。
12歲起出國打比賽,17歲時飛赴美國訓練,“幾乎花光了家裡的現金,爸媽甚至打算賣房子支援”,馮珊珊回憶,所幸她順利考取了美巡賽的全卡。2012年6月11日她在LPGA錦標賽上捧杯——由此成為首次在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史上奪得四大滿貫賽的中國高爾夫球協會註冊球手。
馮珊珊對高爾夫球的熱愛毋庸置疑,她告訴記者高爾夫有一個外號是“綠色鴉片”——“這種‘鴉片’會讓人上癮,但絕對是健康的”,她補充。
馮珊珊熱情地推薦起來,高爾夫球對身體要求條件少、損傷小,參與者的運動壽命也長,“7、80歲的老人都可以打,將高爾夫作為一種運動,對身體很好”。
“有許多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在退役後、或還在從事自己的運動時,也會來打高爾夫”,聰明的馮珊珊舉例說明高爾夫球的“魅力”。
“4、5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高爾夫球,對他們很好。因為可以看遠的地方,周圍又都是綠色”,她又說。
Oxygen:舒適的“有氧”女孩
馮珊珊現在還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務英文專業的一名學生。酷愛語言的她如魚得水,“因為一直忙於比賽,讀書的時候肯定少”,馮珊珊坦承,“而且相對來說,讀英文以外的專業要花更多時間”。
馮珊珊目前不僅熟練掌握了英文——“英文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科目,17歲到達美國三個月後,就能直接用英文思考並溝通”,她還會部分日語及韓語,方便她在日本、韓國參賽。常年在外的生活促使她學會歐美人的思考方式,她笑稱自己“中西合璧”。
珊珊並未忽略學業,學校也專門為她配備導師,“有什麼事情可通過視頻或網路與他們聯繫”。她還積極回應學校的活動,“廣外有許多高爾夫球選手,我們會組織‘廣外杯’比賽”,並且她出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女子高爾夫球隊隊長一職。
馮珊珊一舉成名之後,總免不了被拿來與現世界排名第一的高爾夫選手、來自中華臺北隊的曾雅妮進行比較。她們師從同一位教練,同樣出生在1989年。
很幸運,我在十年來一直都有一位元這樣的朋友兼目標”,有媒體報導“馮珊珊想在2013年超過曾雅妮”,現世界排名第五的珊珊進行了闢謠——“雅妮是大家追趕的目標,她在2012年下半年發揮得並不是特別優異,讓大家看到差距在縮小,給大家看到‘超越’的希望”。
“但對我個人來說,雅妮是我追逐的目標”,13歲就認識了曾雅妮的珊珊回憶,“那時她就已經領先我一大截”。
第一次參加美巡賽的珊珊排名30位左右,“而雅妮當年也是新人,她是第2名”。但馮珊珊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十年間都不必更換目標”。
“高爾夫球不是直接對抗的專案,即便是分組進行比賽,但我從不是只跟一兩個隊員在比較”,珊珊強調球員之間的“良性競爭”,更認為巡迴賽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結交朋友。
Light:點亮中國高球之“光”
馮珊珊透露將參加2013全運會。“全運會是打團體賽,每天派4人,選取其中3個最好的成績”,珊珊謹慎表示“高爾夫球實在是看發揮的運動,平常可能很穩定,但也出現那個星期打不好的情況,也很講求隊員們的平均實力”。
國家體育總局已將高爾夫列入奧運爭光計畫,國家小球運動管理中心運動部部長楊傑說,“算上馮珊珊應該有三位女選手能獲得裡約奧運門票”,並確定了向女子傾斜的發展策略。
馮珊珊的夢想不止於比賽。她計畫籌建基金會、建高爾夫練習場及開設高爾夫球學院,初衷是“在大眾間普及高爾夫球運動”。
“我正在聯繫合作夥伴。將來由我為球員們提供考取比賽的費用,合作夥伴成為他們的贊助商,保障他們在比賽期間的費用”,馮珊珊鼓勵更多的中國球員參加美巡賽。
馮珊珊也看重高爾夫球運動出現“英雄”式人物帶來的推廣作用。
“現在日本、韓國的高爾夫球運動發展得這麼好,就是因為他們曾產生領袖式的人物,比如韓國球員樸世莉”,馮珊珊說。樸在1998年拿下LPGA錦標賽的冠軍,鼓舞了更多韓國民眾求學高爾夫。
Fun:24歲的“快樂”生活
按照高爾夫球賽制設置,每年12月到來年1月是高爾夫職業球員的賽季間休息期。但珊珊告訴中新社記者,她去年一直比賽到12月中旬,回到廣州沒幾天後就飛赴日本辦理簽證,為她2013年的日巡賽做準備。
“1月21日我又要回美國冬訓,從2月份開始比賽”,珊珊介紹,每場高爾夫球賽至少需要一周。而在過去的40個星期裡,她有32周是在征戰。
記者不禁為她緊湊的行程“捏了一把汗”。
馮珊珊微笑著說,“我一般連續打比賽4周就會申請休息一下,我會享受巡迴賽”
她的休息方式與同齡人沒什麼不同——逛街。珊珊不禁興奮地透露,她的樂趣就是逛美國的奧特萊斯,“我甚至練就了一個特長,能在奧特萊斯淘出不像奧特萊斯出的東西”。她也會拉著好姐妹曾雅妮一起去逛,也已為1月23日過生日的雅妮準備好禮物,“是一個背包,之前我買過一個,她說喜歡”。
由於珊珊的卓越成績,使她“躍升”為不少人口中的“珊珊姐”。但她強調,“我在賽場上表現得很沉穩,在生活裡,我與年齡相符”。站在母親身邊的她還會撒嬌,在微博上以“鵝”自稱,調皮地稱父親“肥豆”。
24歲的女孩也擁有自己的“減壓方式”。珊珊表示,她喜歡給自己定一個舒服的目標,“我不會額外再給自己壓力,達到目標就覺得自己是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