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2/02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打高爾夫和學習鋼琴,在價格上相差無多,現在學網球、游泳的價格都快要趕上打高爾夫了。”某青少年高爾夫俱樂部林經理這樣告訴記者,他們與昆明一家高爾夫練習場簽訂了合約,年齡在6歲到16歲的孩子每週來練習場學習兩次。
寒假到了,又到了家長們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的時候。既然學習打高爾夫和學習彈鋼琴的價格相差無幾,家長們是讓孩子們報高爾夫,還是選擇鋼琴呢?
在很多國人眼中,高爾夫等同於富人運動,高爾夫球場非一般老百姓能夠進入。對於不熟悉的事物,人們習慣性地將諸多猜測附加其上,這些偏見,恰恰成為很多人不敢讓孩子走進高爾夫球場的第一道“障礙”。
在林經理看來,打高爾夫貴不貴?比起田徑、足球等,價格的確不那麼“平民”。“但學高爾夫的開銷,也就和學鋼琴、網球差不了太多。之所以被誤讀,主要還是和高爾夫運動在國內發展起步晚、瞭解少有關。”他告訴記者,孩子們在球隊裡,從“玩”開始的高爾夫運動對開拓思維、塑造良好性格有著莫大的幫助。
高爾夫本質上也就是一項體育運動。高爾夫從“貴族運動”轉變為“紳士運動”,將來再轉為“平民運動”,有望成為一種趨勢。在雲南,每年有近10場針對青少年的高爾夫比賽,每場比賽都能吸引許多小球手參加,一般選手參賽只需交納200元至400元的報名費。在有些地區,如麗江福慧學校,高爾夫已經走進校園,成為中小學生的體育興趣課之一。
“如果你喜歡高爾夫運動,而且有小孩,你肯定會願意和孩子分享你對這項運動的熱情。在學習過程中,孩子不單單能學到高爾夫的基礎技能像發球和推杆,還能學到對他們一生都有幫助的重要技能。”林經理告訴記者,在2013年,他們的青少年俱樂部將節省一部分學習高爾夫的支出,並用這部分節餘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這項奧運項目中來。
從高爾夫運動中能學到很多
記者從林經理的俱樂部張志明教練這裡瞭解到,這裡10多名學習高爾夫的孩子在開始打球、喜歡上打球的過程中,表現出這樣一些特點,他總結到,學習高爾夫,能讓孩子們變得誠實正直、禮貌大方,有良好的意志力和判斷力。
首先是誠實和正直。張志明介紹,高爾夫是一項自我監督的運動,球員要知道比賽規則,要誠實地去遵守規則。在球場上,孩子們瞭解到只有自己知道球的位置,也只有自己知道整場比賽的得分。他們很快就明白了在高爾夫運動中,欺騙的下場遠不是遭人皺眉這麼簡單。
其次是禮貌大方。除了良好的體育精神,禮貌和禮儀也是高爾夫運動的主要部分。“孩子們要學會等待機會,學會準備比賽,學會怎樣去支持其他球員,學會在什麼時候保持安靜。另外,他們還要學會基本的社交活動,例如禮貌地像同組球員介紹自己,特別是在和剛認識的人打球時,該怎樣的去交談。孩子們還學會了穿著適合比賽的服飾。這些增加了他們的社交技能,提高了他們用健康的方式同夥伴、老師和家長配合的能力。”張志明對此頗有感觸。 還能形成良好的意志力和判斷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高爾夫運動需要的是練習。和許多運動項目一樣,你練習得越多,進步得越快。但是高爾夫的獨特之處在於即使你發錯了球,還可以繼續打下去。孩子們懂得一個差的發球不能決定一場比賽的輸贏。相反,他們學會了在下一個發球時努力的改變他們的形勢,一直努力到擊球入洞。他們要學會做出正確的決定。孩子們要學會在開球時怎樣計畫時間,要確定哪支球杆最適合發球,他們還要學會打球策略,要明確怎樣用最少的杆數將球擊入球洞是大膽激進的發球還是保守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