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更新時間:2013/05/04
美國大師賽讓世界看見關天朗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77屆美國高爾夫大師賽,14歲的關天朗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媒體中心裡,說中文的記者比以往多了幾倍。2004年,張連偉受邀參加美國大師賽,體壇週報記者作為唯一的隨軍記者首次踏上奧古斯塔之旅,成為美國大師賽媒體中心歷史上首位中國內地記者;2008年,梁文沖出征美國大師賽時,有2名中國記者相隨。而今年,出現在奧古斯塔的中國內地媒體劇增至8家,包括4家報紙、3家雜誌和1家網路媒體,總數已經接近韓國和日本記者團。出現這樣的巨變,都是因為關天朗。
 
媒體總數只能自己數
奧古斯塔有不公佈任何具體數字的傳統,媒體總數也是一個官方不願意透露的數字。所以,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家媒體報導今年的美國大師賽,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媒體中心數座位。
猶像階梯教室一樣的媒體中心,位置正好在一號洞的球道邊,從前門走出去,幾分鐘就可以抵達一號洞發球台和會所,從後門出去,練習場就在不遠處。“階梯教室”分三個區域,每個區域有90個固定座位,最高的一層,它的玻璃牆背後還有28個座位,這些座位設在走廊裡,桌椅也相對簡陋,有點“加座”的味道。每個座位上都貼著媒體的銘牌,記者們不必像某些賽事那樣先到先得搶座位。媒體的座位是隨機分配的,所以出現熟客坐“加座”、新人坐“主座”的情況也很正常。
 
走廊的另一邊是四個房間,屬於路透社、今日美國、G ettyIm ages、美國體育畫報等重要媒體。從座位來看,媒體總數應該在300家出頭,和奧古斯塔國家俱樂部的會員總數差不多。“階梯教室”的旁邊是新聞發佈會會場,也是分三個區域,一共能容納約150名記者。
 
媒體中心的牆上掛著幾組照片,展現的是兩部分歷史,一是球場的變遷,18個球洞都有今昔對比的照片;二是媒體中心的舊貌,有幾張照片展示的是1962年美國大師賽時媒體工作的情景,當時的工作間是拱形的臨時建築,每個座位配了一台英文打字機。而今,座位上配備的是小型電腦,通過專門的點觸筆,記者可以觀看電視直播、查看記分榜、查閱資料等。但如此先進的媒體工作臺,記者卻只能使用寬頻,整個媒體中心不能無線上網。
 
媒體中心每天提供兩份任取的報紙:《今日美國》和本地報紙《奧古斯塔紀事報》。在美國大師賽這一周,《奧古斯塔紀事報》把報頭換成了M asters,把1216個版的大師賽報導放在最前面的一疊。
 
中國記者成了關天朗的發言人
在報導大師賽的媒體中,8家國內媒體無疑是年紀最輕的群體,不少外國記者已經頭髮花白。在新聞發佈會上,同樣頭髮花白的主持人幾乎能叫出每一位元舉手記者的名字,原因可能只有一個:這些外國記者都是這裡的常客。
 
D avidK indred是美國《高爾夫大師》的專欄作家,本次比賽的第二個比賽日正好是他的72歲生日。K indred說,他已經從事高爾夫報導54年,這是他第45次採訪美國大師賽,“這次來,我最關注的球手是伍茲、關天朗和克倫肖,我要寫一篇關於關天朗的文章,這裡有這麼多人看他比賽,他是世界上最幸運的男孩。”伍茲王者歸來,關天朗是最年輕的參賽選手,受到關注都在情理之中,克倫肖是誰?他是美國老將,也是練習輪和前兩輪比賽,關天朗的同組選手。Johnston是《中國日報》的駐美記者,這次是從加州飛來喬治亞州報導比賽。雖然才從事高爾夫報導三年,但他已經是第二次報導美國大師賽。Johnston說,他最關注兩個人,關天朗和加州選手尼克·沃特尼,可惜的是,《中國日報》每天只用650個單詞報導大師賽。
 
英國《泰晤士報》記者O w enSlotvi只關心兩類球手,一是英國球手;二是領先球手。當然他對關天朗也感興趣,尤其是生活中的關天朗。在練習場,他連問了關媽媽幾個問題:他在場上打球像個大人,他在家裡像不像個14歲的小孩?他的房間會不會很亂?他會不會做一些小孩做的事情?你平時會教訓他嗎?
 
記者之間互相採訪是國際大賽上常見的事情,但在本屆美國大師賽,中國記者幾乎成了關天朗的新聞發言人。除了名字和年齡,不少國外記者顯然對關天朗的情況一無所知,他住在中國哪個城市?他現在上幾年級?他爸爸叫什麼名字……就連那位著名專欄作家也似乎對中國高爾夫不怎麼瞭解,連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球手是誰都不知道,記者告訴他是張連偉,但他好像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嚴厲的媒體規則
奧古斯塔實行的是幾乎“不近人情”的媒體規則,而且從去年開始,規則比以往更嚴。
 
四天正式比賽,記者可以用手機錄音(不拍照不打電話)嗎?文字記者可以把照相機帶出媒體中心嗎?文字記者可以在場內拍攝非比賽場景嗎?記者可以在非比賽區域使用錄音筆採訪觀眾嗎?記者可以在會所裡採訪嗎?週三的三杆洞賽,文字記者可以拍照嗎?(來源:南方都市報南都網
 
以上問題,標準答案都是“N O”,只是三杆洞賽時可以拍照,這和媒體中心官員的解釋有點出入,而第一種情況屬於“罪大惡極”。除了攝影記者可以使用照相機、攝像記者可以使用攝像機外,包括錄音筆在內的其他所有電子產品都被禁止使用。賽事方對媒體工作的區域也有嚴格的規定,除了媒體中心,基本上就只有會所前面的混合採訪區。有些規則其實讓人很淩亂,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比如,有中方工作人員說,文字記者雖然可以在練習賽拍照,但是相機上必須貼有一個標誌,記者絕對不允許在會所範圍裡採訪,除非你是假裝和被採訪對象在隨意聊天,不能掏出筆記本來記錄,更不能錄音,這些規則後來被證實是“矯枉過正”。
 
如果媒體違反了規則,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不僅會即時被取消採訪資格,而且違規記者所在的媒體將永遠無法申請到採訪資格。大師賽的採訪證向來一證難求,所以,取消採訪資格無疑是最殘酷的懲罰。
 
媒體中心的安保也非常嚴格,一共有三道門崗:大門口、新聞發佈會會場門口、餐廳門口,也就是說,即使已經你已經身在媒體中心,要進入會場和餐廳也必須查驗證件。
 
當然,只要“遵紀守法”,記者們就可以在奧古斯塔呆上愉快的一周。媒體中心的餐廳免費提供三餐,從早上開門到晚上關門,全天供應麵包、漢堡包、熱狗、松餅、餅乾等食品和各種飲品,還可以把食物帶去自己的座位上去吃。每天的食物大同小異,熱食熱飲非常少,那一周只出現過一次米飯,可惜是半生的。相比之下,不少國內舉辦的如滙豐冠軍賽、中國公開賽等大賽,都需要媒體自理晚餐。
 
在奧古斯堡,記者們還有一項福利,憑媒體證可以到會所旁邊的會員專賣店購買紀念品,享受和全世界近300名會員同等的待遇,而不必到公眾紀念品店去和觀眾們一起排隊。
 
外國記者守候關天朗無怨言
會所前的草地上有一棵巨大的橡樹,有護欄將之和觀眾區域隔離,這裡就是混合採訪區。所以,記者們都喜歡把混合採訪區稱為“大樹下”。
 
實際上,媒體中心只是一個讓記者在新聞發佈會上提問、在自己座位上安靜寫作的地方。在那裡,記者只能完成“規定動作”。“大樹下”才是媒體大戰真正的戰場,也是媒體完成“自選動作”的寶地。從環境來講,這裡茂盛的枝葉可以遮擋奧古斯塔火辣的陽光,使被採訪對象不至於感到不適。大樹下堆放著各種電視和電臺的器材,一旦突然下雨,枝葉也可以暫時遮擋一下雨水。從地理位置來講,它其實是會所的後院,每一輪比賽,球手們出發時會經過這裡,回來後一交完計分卡,也會自覺地在這裡停留接受採訪。
 
在“大樹下”,經常可以看到球星、穿綠夾克的會員、高爾夫球界大腕、政界商界巨頭等駐足聊天,有身份的人太多,連每次來中國都被奉為上賓的歐巡賽主席奧格雷迪,在“大樹下”也只是個沒有記者感興趣的“小角色”。“大樹下”和旁邊的露天餐廳之間沒有護欄,所以,這裡更像是天天在舉行草地派對。在這裡,記者和名人之間沒有距離,奧古斯塔唯一的兩名女性會員之一、美國前國務卿賴斯來到球會也是在這裡吃飯,所以,只要肯花時間,膽子夠大,在“大樹下”一定會有意外收穫。
 
每當有選手結束比賽來到“大樹下”,那就是媒體最忙碌的時刻。多數媒體只對大牌球星和本國球手感興趣,顯然,關天朗是個例外。中國小將被罰杆那天,連中國記者都等得不耐煩,外國記者們卻毫無怨言地始終在那裡守候。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