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更新時間:2013/06/19
記者暗訪重要濕地內球場
中國經濟週刊
 
無論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還是當今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位於魯西南的山東濟寧市一直與水有著深厚淵源。
 
“南接微山湖,北靠老城區,京杭大運河、洸府河雙河環抱,古運河穿境而過……”在山東濟寧市北湖省級旅遊度假區(下稱北湖新區)建設“生態新城”的資料中,如此描述該區水資源的優越性。
 
作為濟甯市未來的城市主中心,2008年設立的北湖新區,依託豐富的水資源,提出“引湖入城、築城入湖”,並立志打造全國一流的高品質、生態型城市。
 
然而,在大規模的新城建設中,以“高端定位、生態優先,整體開發、市場運作”為總原則的北湖新區卻隱藏著一個“高端秘密”——高爾夫球場。這個號稱“中國北方唯一濕地高爾夫”專案覬覦的同樣是濟甯豐沛的水資源。
 
5月底,《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前往山東濟寧市調查暗訪。
隱秘的“北湖壹號”
對於許多濟甯市民而言,北湖景區濕地公園裡的高爾夫球場絕對是一個秘密。即便是久居北湖新區的居民,或是經常到北湖景區垂釣的熟客,也很少有人知道高爾夫球場的存在。
 
在北湖景區入口處,記者沒有從指示牌中發現高爾夫球場的蹤跡,也無法從遊人口中獲知相關線索,只得登上觀光車與女司機套近乎。記者提出要辦理高爾夫會員卡,希望女司機能送至球場。但女司機有些警惕,表示“高爾夫球場離這裡很遠,去不了”。
 
記者隨後下車徒步前往,順著女司機指出的路線,記者在40分鐘後終於抵達球場入口處。
 
大門尚在建設中,門口的保安盤問了記者幾句,得知是約好辦會員卡的,便將記者放行進去。前往球場的甬道上,不時有工人穿梭而過,許多工程還在建設中。從左側的林木縫隙,能看到球童正在球場指導會員打球。
 
記者以在濟甯做生意,準備辦理高爾夫會員卡送領導為名,找到了高爾夫球場的一名銷售人員。對貿然上門的訪客,銷售人員同樣保持著警惕,但在得知記者要辦理多張卡後,銷售人員還是把記者帶到了練習場旁的接待區。
 
銷售人員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北湖壹號俱樂部是今年五一正式開業的,目前還是試營業階段,這期間辦理會員卡僅需12.8萬元,馬上就要漲到16.8萬。”
 
記者提出希望看看球場,銷售人員在請示後欣然答應前往。電瓶車沿著蜿蜒起伏的球場行駛,波光鱗鱗的湖面、白色的沙坑、翠綠的果嶺從眼前閃過,而具有鮮明濕地特徵的鳥群與成片的蘆葦也不時闖入記者眼中。
 
“這裡的水全是環環相扣的,都是活水,是微山湖裡的水。這是北方唯一的濕地高爾夫球場,這也是我們球場的優勢。”銷售人員頗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據瞭解,名為北湖壹號俱樂部的高爾夫球場於3年前開始建設,占地2000餘畝,國際標準18洞,目前已經建好了9洞,還有9洞正在建設中。此外,球場規劃的五星級酒店與會所已開始動工。下一步,高爾夫別墅專案也將啟動。
 
“現在已經辦理了60多張會員卡。2014年的山東‘省運會’將在這裡舉行,要舉辦高爾夫比賽,到時候會員的價格肯定還要上漲。現在辦最合算,有很大的升值潛力!”當記者離開時,銷售人員仍提醒記者“欲辦從速”。
 
管委會稱“不存在高爾夫”
高爾夫球場雖然在3年前已開工建設,但北湖新區管委會卻“並不知情”。
 
52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內的北湖新區管委會。在樓梯口,保安攔住記者,稱接到指示“領導調研,任何人不得入內”。在等了近3個小時候後,記者獲准上樓,見到了管委會黨群部宣傳科一位林姓工作人員。
 
查驗過記者的證件,這位元林姓工作人員堅決否認北湖景區濕地公園內建有高爾夫球場,“我們沒有高爾夫球場,不需要到相關部門報批手續”。
 
雖然記者向其出示了高爾夫球場的照片與資料,並表示已經去過,這名林姓工作人員仍不願正面回答,卻反問記者:“你怎麼能證明這照片裡的高爾夫球場就在北湖景區裡?”
 
第二天,記者徑直來到濟寧市委宣傳部。在得知記者的來意後,宣傳科科長沒有按照記者的採訪要求與相關部門聯繫,而是建議記者與北湖新區對接,並與北湖新區党群部部長進行了電話溝通。
 
半個多小時後,北湖新區的林姓工作人員與高爾夫球場的負責人一起出現在記者面前,希望記者能去北湖壹號面談。
 
“這就是個高爾夫球場,這一點錯沒有。誰也蒙不了!這個項目是在濕地公園,占的地是沼澤,從規劃上說這些地都是沼澤地。”在北湖壹號俱樂部,負責人王朝陽向記者坦承。
 
除了大吐經營困難的苦水,王朝陽還極力為北湖新區管委會“開脫”,“建設高爾夫球場是我們企業自己的行為,現在高爾夫球場的相關手續正在辦理當中,確實有很多手續還沒有辦完。”
 
2004年起,我國針對高爾夫球場的禁令先後下發過十餘個。國務院辦公廳曾明確規定,地方各級政府、國務院各部門一律不得批准建設新的高爾夫球場項目。20114月,國家11部委發佈了《關於開展全國高爾夫球場綜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從嚴處理瞞報專案,對未按規定納入清理整治範圍的違規高爾夫球場,一經檢查發現,一律予以取締,並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記者就此希望採訪北湖新區主要負責人,但遭到拒絕。
 
球場建在“中國重要濕地”內
除了觸碰到高爾夫禁令的“高壓線”,北湖壹號還有破壞濕地之嫌。
 
作為濕地主管部門,濟寧市林業局一位元負責人告訴記者,“濕地名義上是林業部門管,但濕地管理許可權在南四湖自然區保護局。北湖濕地屬於南四湖自然保護區濕地的試驗區範圍。”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036月正式成立的“南四湖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濟寧市所轄微山縣境內的南四湖及任城區境內的北湖。南四湖系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4個相貫通湖泊的總稱,屬淮河流域泗水系,保護區由湖泊濕地、島嶼、相鄰水田及集水面山林組成的自然綜合體及其生態系統。早于1994年,南四湖就被列入《中國重要濕地名錄》。
 
今年51日,《濕地保護管理規定》正式施行。規定第31條明確要求:禁止開(圍)墾濕地……禁止擅自改變濕地用途……禁止其他破壞濕地及其生態功能的活動……戲謔的是,北湖壹號高爾夫項目就在同一天開杆試營業。
 
在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記者沒有見到相關負責人。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直言,濕地雖然歸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但北湖新區的一把手由市領導兼任,自然保護區根本管不了。
 
或影響南水北調東線水質淨化
除此之外,有業內人士擔憂,在濕地中建設高爾夫球場會給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水質淨化帶來一些影響。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之一,濟甯市是南水北調工程東線的重要輸水通道,南四湖是重要的調蓄水庫。南四湖的水質治理一直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中之重,而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的濕地則是東線工程水質淨化的重要環節。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高爾夫球場是高耗水專案,在草坪的維護保養中需要噴灑大量農藥,果嶺的維護也需要施肥,這肯定會對水質和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就在記者截稿時,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試通水。東線工程通水後,每年將向淮河、黃河、海河流域的下游地區和山東半島送水148億立方米,可以有效緩解江蘇、安徽、山東3省沿線地區的缺水狀況。而南四湖與北湖恰恰是送水的必經之處。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