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家集訓隊教練張頡:是教練也是知心大哥哥](/upload/attachments/xm/2377451892.jpg)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在2013中國房山•長陽業餘高爾夫球冠軍賽的參賽選手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中國高爾夫國家集訓隊。今年3月,中高協通過選拔賽集結了國內14-18歲年齡段的佼佼者組成國家集訓隊,面向2014亞運會和2020奧運會培養人才。而長陽業餘冠軍賽作為國內業餘賽事中的翹楚深受中高協重視,不僅集體參賽,更在賽前組織集訓積極備戰。
據國家集訓隊領隊韋指導介紹,集訓隊目前配有四位教練,除領隊外,男女各一位專業教練,其中包括從澳大利亞請來的外教,兩支隊伍還共用一位體能訓練師。張頡是女隊的教練,帶著一群中學生小丫頭,34歲的他不僅要負責訓練,還得兼職“知心大哥哥”。長陽冠軍賽第三天,比賽剛結束,張頡便接到電話,一位元女隊員哭訴她打砸了。“沒關係,別哭別哭。我們不是討論過這件事嗎?今年既然把重點放在學習上,那麼打球肯定會受一點影響,成績差一點也是正常的。”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張頡,立馬進入“大哥哥”角色,安慰起隊員。
不過他說,打高爾夫球的孩子雖然普遍出生在富裕家庭,又常常是家中獨苗,生活中難免撒撒嬌,但在球場上並沒有“公主病”,“我們國家隊也不收‘大小姐’,這是我們入隊的時候就跟隊員說清楚的。”可不是嗎?頭頂烈日、風裡來雨裡去,這就是高爾夫選手的生活,再美麗的“公主”都免不了曬一身黑,成了“黑珍珠”。逢有比賽,早上5點多就要下場,更不可能有賴被窩這件事。雖然剛開始體能訓練,一上大量,小姑娘們都要跟教練撒嬌“你把我練殘了”,“我明天起不來了”或者“這個我肯定堅持不下來”……但這都只是說說,姑娘們還是都堅持了下來。過了一陣,跑步機上跑40分鐘,就沒有人再需要扶把手了。“她們之前可能練球比較多,練體能還不習慣。但現在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發現自己身體更有力量了,站得更穩了,飯量更大了,每個人都發現了自己身體的變化,還是很接受這樣的訓練的。”
由於國家集訓隊有多位中學生,目前集訓時間除了寒暑假的冬訓和夏訓,只在大賽前集結。教練也不會做針對性訓練,“很多球員都有他們自己的教練,各人的訓練方式也不一樣,不能擅自給她們改了。國家集訓隊做的只是提供幫助,在他們上一個臺階時推他們一把。等他們上到另一個高度,再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