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球正走入開啟時代](/upload/attachments/xm/1128302963.jpg)
中國高夫球場網
中國‧廣州—美巡賽中國系列賽第二場,別克公開賽的出場陣容中。張新軍與關天朗的名字甚為耀眼,一方面張新軍在上一站觀瀾湖舉辦的海口公開賽上囊獲亞軍,為中國軍團開了好頭。作為國家隊培養出來的日漸成熟的球員代表,張新軍這兩年的表現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則是名氣更大的關天朗,很多人常問,美國大師賽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看看關天朗就知道了。當然,小關自身也有實力,舉手投足間也頗具冠軍氣場。
其實,還有一人不可小視,便是一周前剛剛在中國公開賽上捧杯歸來的小將歐陽正。歐陽正收穫的當然不是冠軍獎盃,而是“榮高棠”獎,此獎頒發給在比賽中成績最好的中國球員。有趣的是,這幾年,但凡誰獲得該獎,總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表現出色。去年的竇澤成、前年的黃文義都成就了一段佳話。
躁動的年代總會給人浮躁的心態,而高爾夫需要的卻恰恰是一份安靜與淡泊。中國公開賽的出色表現讓歐陽正獲得了稅前差不多24萬元人民幣的獎金,這也是他迄今為止獲得的最大一筆獎金。問他打算給自己買點什麼禮物獎勵一下,歐陽正淡淡的說:“還是把錢交給爸媽保管吧”。
你不能說這筆錢不會讓他心動,但更讓他心動的,是中國公開賽上獲得的1.25個世界積分。有意思的是,這也是他迄今為止獲得的第一個世界積分,頗有紀念意義。再追問一句世界排名,他會迅速的告訴你,1168。
1168並非是一個理想的數字,但對歐陽正來說,這數挺吉利,也是挺有意義的開始。
2014年底,歐陽正正式加入到國家隊中。其實一直以來,他的出色表現便引起了中高協的關注,進入國家隊也是早晚的事。從過去的單打獨鬥到披上國旗,歐陽正也在逐漸適應著一切,包括每一場比賽,每一次訓練,畢竟衣服上繡著國旗,每每同組隊友是外籍球員時,國旗更是分外耀眼。
歐陽正最近手風很順,兩周前在觀瀾湖的首場美巡賽中國系列賽上,他和同為國家隊隊友的李鑫陽取得並列12,在中國球員排位中,僅次於獲得亞軍的張新軍,形成了中國軍團的前場三叉戟。
美巡賽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國瑞對這個年輕人印象很深,葛國瑞被稱為“中國通”,不僅是他一口流利的中文,更是因為久居中國,深諳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特別是對高爾夫這樣的舶來品,他明白怎樣推廣才能在中國更加有序有質。美巡賽中國系列賽第二站別克公開賽的職業業餘配對賽上,葛國瑞恰巧與歐陽正同組,過程中,中國通和歐陽正聊了很多。讓歐陽正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葛國瑞建議歐陽正以後每次參加職業業餘配對賽時,都要熱情與同組嘉賓交流,比賽後要與他們進行郵件溝通表示感謝。
這個看似繁瑣的細節讓人感慨,但事實上,在PGATour中,很多頂級大牌球員就是這樣做的,其實很多時候,球員的受關注度一方面來自場上的表現,另一方面則是職業素養造就的個人形象,這或許也是美巡賽中國系列賽帶給中國的無形資產。
從2011年底,未滿18歲的歐陽正特批轉正,到如今成長為一名成熟的職業球員。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他參加了大大小小差不多50場職業比賽。這樣的經歷,這樣的年紀,可謂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歐陽正說,自己在進入國家隊後,技術實力得到了明顯提升。讓他非常興奮的是一號木距離。入隊後,國家隊的教練對他提出了的增重要求,結果不到5個月增加了6公斤,上肢力量明顯增強,以前270-280碼的一號木距離,現在增加了差不多10碼,這一個小小的變化直接為他帶來了第二杆的選杆優勢。
與此同時,大量的比賽鍛煉也成為他加速成長的推進劑。2011年,也就是歐陽正轉職業那年,他第一次出國參賽便是名氣不小的澳大利亞PGA錦標賽,結果一杆之差未能晉級,如今說起三年前的那場比賽,仍舊有些遺憾。還記得當時現場有不少澳洲觀眾看他打球,眾人關注之下,緊張是不可避免的。
如今,雖談不上比賽經驗豐富,但也算見過場面的歐陽正已經可以做到專注於比賽之中,不管同組的對手是多麼大牌亦或是現場觀眾的熱情捧場。
在國家隊的幫助下,歐陽正給自己制定了2014年的全年參賽日程。其中,12場美巡賽中國系列賽成為貫穿其中的重要內容,除此之外,還包括幾場同一亞洲的比賽。用他自己的話說,要努力調整好的狀態,做到12場比賽全勤。他總覺得,有一場冠軍在等著自己。
而對於令人關注的世界積分,歐陽正有自己的理解。他不會刻意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因為目標一旦定下,就像是一個枷鎖,成了一種包袱,不如索性放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比賽中,他相信自己的實力和目前的訓練效果。在眾多人眼中,歐陽正總給人一種沉默寡言,埋頭苦幹的好孩子形象。但在他的內心,卻有著足夠的自信和十足的堅韌。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感歎於一些人的天資聰穎、才智過人。但最終往往第一個沖向終點線的,卻是那些個默默無聞卻又鍥而不捨的堅持者。你很難從兩者中去得出什麼有價值的結論,可就在這些個驚歎與驚愕中,他們卻已然悄悄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