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更新時間:2014/05/31

中國高夫球場網

 

北京的高爾夫球場管理人士,100余人彙聚在希爾頓酒店,針對上月底發佈的北京新水價方案進行探討。高爾夫球場被納入特殊用水行業,水價每噸160元,相比之前翻了將近40倍,對於用水量本就較大的高爾夫球場行業,在夏季來臨之前,水的問題成為擺在大家面前的首要難題。這是一次自發組織的會議,起初預計三四十人展開討論,但卻得到百餘人的相應。佈置簡單的小小會議室中,坐滿了期待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球場行業人士。

 

北京發佈新水價方案,高爾夫球場被納入特殊行業用水管理,水價調整為每噸160元。朝向白皮書關於中國球場調查統計,2011年度的18洞球場設施年均用水總量約為32.3萬噸。照此算,18洞的水費每年平均近5000萬元。馮雲龍會上表示:“我們(各個球會)一年平均用水四五十萬噸,而球場營業額也就2千多萬。”

 

會議中,大家首先對水價上調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而後各球場分享用水及節水經驗,並從草坪管理的專業角度分析,如果從噴灌方式、管道設置、水再迴圈利用以及中水使用、如何調用中水方面展開激烈探討。於此同時,大家還有個心願,希望能與有關方面進行協調,適當減少高爾夫球場在用水方面的壓力。

 

朝向高爾夫管理公司球會管理部總監,參與和領導了多個項目的策劃、建造、管理和諮詢顧問吳若成表示:160元,應是全世界最高的價格了。高爾夫用水從之前的4元漲到160元,40倍增長。而打球價格若提高40倍,甚至10倍都不可能。”

 

周德,司馬克斯高爾夫設計策劃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從事高爾夫行業二十餘年,在球場設計與建造、球會運營管理、球童培訓、草坪維護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他在會上分享:“30年前臺灣曾遇到相似情況,當時還有環保方面的問題,一半球場被關閉。”

 

京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高爾夫產業總經理何斌表示,“一個行業,在中國存在30年,必然有其存活的道理,發展過程不會總是一帆風順,這次我們就是遇到困難了。此時,我們要跟業主站在同一高度,想辦法,用什麼有效措施來度過危機。我不悲觀。”

 

在討論中,大家也寄希望于北京高爾夫協會能出面,為北京的高爾夫球場在用水價格方面做一些調節。不過,更多精力還是放在節水措施的經驗分享與討論上。在中高協場地委員會委員韓烈保教授的發起下,中水成為熱門討論點之一。此外就是在與草相關的管理上下功夫現場一些專家和資深人士,共同提出了幾項節水的措施供探討。1、減少澆灌的草坪面積;2、選用耐旱性的草種;3、更新升級噴灌系統;4、精確水份管理;5、不採用交播;6、自建蓄水湖;7、中水引用;8、提高打球價格。

 

中水方面也有很多問題值得探討。“中水球場是不能直接用,還需要加工處理。”周德指出,這也是草坪管理的常識。中水公司處理後的1級中水不能直接用於草坪,還需要再有兩級的過濾,達到3級才能用。再者,中水不是所有球場都能用到,“五六環以內的,球場可以提供一套更好的處理系統,處理中水繼續用於球場。但五六環之外呢,估計所有的中水加起來都不夠一個球場用兩個月。”參會者分享。

 

“球場可以減少植草面積,我們的植草面積比美國要多很多。”吳若成提草坪方面的節水思考。這方面朝向白皮書也曾做過資料統計,“2010年度我國高爾夫球場平均18洞球場設施的需維護草坪面積為56.8萬平方米,比美國同區域的39.6萬平方米大出約43%,其中主要打球區域(果嶺、發球臺、球道、長草)比美國的平均數據大了30.8%,我國同單位高爾夫球場的園林維護面積則是美國同類區域的5.7倍。”

 

一位參會者發表了樂觀的節水前景,“丹麥哥本哈根球場,是一個皇家球場,18洞全年的用水量只有3500方。仔細研究場地,放在北京的中流球會,也是可以達到的。”不過,對於用水量球會定位也是一個考慮因素,“如果是三星,可以減少草坪面積及養護,如果是5星,那就做成奧古斯塔級別的,那樣用水量自然就多。”

 

以前一場球七八百,在水價上調之後,可能就要花費三五千。一位參會者現場提出了大家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他建議儘快提高打球價格。“首先,對於華北地區缺水的地方,水資源的政策推出是很正常的。土地資源也在出臺一些政策和規範,將來還有可能有用工  社區關係問題等。

 

其次,大家在這裡討論漲價,將來在北京地區打球,就是奢侈運動,就是奢侈消費。為什麼可以是8001000元,而不能是三千、五千元,北京就是用水資源緊張區。提高打球價格迫在眉睫,價格聯盟越快越好。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