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10/16
![華彬LPGA精英賽特寫:萌一代的長成](/upload/attachments/xm/1569945548.jpg)
中國高夫球場網
攜亞運銅牌歸來的16歲球員石昱婷,旋即轉職業出戰華彬LPGA中國精英賽。第14名的成績成就了她的職業首秀,讓人看到了中國新一代球員的成長。
《體育畫報》記者 南瓊 攝影 王立辰
交完記分卡,石昱婷在會所裡足足有半小時沒挪動步。記者採訪,穿插著球迷簽名、合影,前一天晚上才從日本的家裡趕過來看她比賽的媽媽和妹妹都沒法兒插上話。也難怪她國家隊的隊友王馨迎在一邊跟比石昱婷小四歲的妹妹石昱莉開起了玩笑:“你姐姐都成壁畫兒了,被釘在那兒,完全走不出來!”
這場在10月5日結束的華彬LPGA中國賽,是石昱婷轉職業的第一場比賽。這一周的週一晚上,她從仁川亞運會回國就直接住進了市郊的華彬球場裡,為比賽做準備。因為週三是職業-業餘配對賽,只有週二這一天可以下場練球。由於父親在日本工作,祖籍北京的他們全家如今移居神戶,媽媽和妹妹按照計畫週六晚上才抵達北京。在亞運會結束之後,國家業餘備戰隊也解散,可以說,在華彬,石昱婷一個人面對了很多。
大賽當前,她倒是很快進入了狀態。四天71-69-68-72杆,讓石昱婷成為潘豔紅之外、這場比賽裡發揮最為出色的中國內地球員,第14名以及3.2萬美元的獎金,為其職業生涯開了一個好頭。
“轉職業第一場比賽,自己最大的感受則是沒有特別的感受。”石昱婷的這句話有些繞,但也很容易理解。
7歲學球的她,8歲就開始參加各種比賽,一路走到現在果實累累:且不說早已在國內橫掃各大青少年比賽、被同齡人稱為“冠軍王”,2011年、她13歲時就在國內的職業女子賽CLPGA拿到季軍,2013年在亞青賽上拿到過銅牌,還在高爾夫項目首次被納入的第12屆全運會上,與張娜、馮思敏、王梓漪等代表北京隊出戰,獲得了女子團體季軍。今年4月在亞太業餘高級別的比賽皇后杯上,以2杆的優勢獲得了個人冠軍,與閻菁、王梓漣拿下團體亞軍。
仁川亞運會,石昱婷與王馨迎、葉子琪出戰。她決賽輪的65杆也助中國隊最終拿下了一枚銅牌,個人排名第四。
“亞運會有些遺憾,沒能很快地調整狀態,” 石昱婷輕聲細語地說。相對於同齡人,受日式教育的她更為冷靜沉著,可能只有從喜歡大聲唱歌、喜歡鄧紫棋這些小細節上才會發現她與年齡相當的活潑。
在仁川夢園球場第一輪她交出了多少有些失常的77杆,失去了競爭個人獎牌的機會。但這位久經沙場的姑娘非常積極,從亞運會上的遺憾裡她學會了如何在大賽裡更快地調整狀態,而這立刻就運用到了華彬的這周比賽上。
“在仁川,我們與團體冠軍泰國、亞軍韓國隊同組,也能發現她們在比賽裡都面帶微笑,享受比賽。每一杆的處理都非常果斷,戰略戰術貫徹得很好。”石昱婷的收穫很多。
這一年,除了亞運會,她也經歷了職業賽的大場面:6月通過在山東南山的美國女子公開賽資格賽,石昱婷進入了這場大滿貫正賽,這場在松樹穀進行的比賽也是她感覺最有挑戰的一場。球場裡彙聚了世界最頂尖的女子球員,石昱婷兩輪之後沒能晉級,但與大牌球員同組,看著她們在人山人海的觀眾裡卻絲毫不受影響,專注、保持在自己的世界裡,她很感慨。同時,石昱婷也深知正是這些經歷在成就著現在的自己,“很感謝之前那些讓我覺得挫敗的比賽,因為認真經歷了,總結了,才能學到東西,以後也不會再出現。”
現在的石昱婷,會在比賽的當天聽著鋼琴曲洗漱、整理心情,在賽場用深呼吸放鬆、調整,享受著當下的每一杆,越來越享受比賽,享受在滿滿的觀眾注視下打球帶來的壓力以及動力。
石昱婷身高1.63米,開球距離在230-240碼,相對來說有些短,但她覺得距離不是最大的問題,“我的距離每年都在漲一些,我覺得更要加強的還是在心理方面。”
這個在外人看來,在球場上喜怒不形於色,沉著冷靜心理素質極佳的女孩兒,覺得自己還有欠缺。“自己與大牌球員最大的差別就在她們心態更好,不會沒想好就打,在比賽之前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
去年,她參加過華彬LPGA比賽,還與魏聖美等明星球員一起穿著旗袍、登上長城拍比賽宣傳照,當時的魏聖美還溫柔地幫小姑娘整理衣服。
“那時候第一次見到電視裡才能看到的明星,真的特別緊張,”石昱婷坦言如果沒有去年的經驗,今年也不會有這麼好的表現,在賽前她希望自己可以進入前20名,而自己真正完成了這個目標。
“我這幾天真的很滿足了。”在華彬,石昱婷很開心自己能與蘇珊·佩特森、金寅璟等出色的LPGA冠軍球員同組。雖然她期待與馮珊珊同組的小小心願未能實現。
早先把日本女將宮裡藍視為偶像的石昱婷,如今早已經把榜樣換成了中國內地在LPGA拿下全卡的第一人馮珊珊。“我覺得珊珊特別出色,最重要的是不管她打得好還是不好,她都是勇往直前,心態很好,這一點特別值得學習,”石昱婷說。
馮珊珊在日本LPGA以及美國LPGA賽場都贏得過大滿貫,現如今世界排名第五,也真正在激勵著國內新一代女子球員。像1996年出生的林希妤,去年考上了LPGA的全卡,今年與馮珊珊並肩出現在巡迴賽上。而今年,1995年出生的劉鈺、馮思敏以及1996年出生的閻菁也都在參加LPGA資格考試,並已經成功通過了前兩關。
“石昱婷潛力不俗,希望能早日在LPGA賽場上見到她。”作為衛冕冠軍出征華彬中國賽,馮珊珊因為身體不適,狀態一般,但卻在關注著新一代同胞。
這樣的稱讚,讓石昱婷非常開心。
16歲的她暫時放棄大學,選擇轉職業,全心征戰,不能不說與“前輩”珊珊很有關係。珊珊在17歲時參加了美國LPGA資格考試拿下參賽卡之後宣佈轉職業,開始了職業生涯。
而石昱婷計畫著明年如果狀態好,去申請參加LPGA資格考試。而第二大巡迴賽日本女子巡迴賽要等到18歲之後才有資格去參加考試。
“這兩年計畫在國內打比賽,現在國內的環境也很好,比賽多、也有規模,多經歷一下也挺好的,”石昱婷接下來的兩周會在珠海隨國家隊集訓,爭取三亞藍灣LPGA賽的參賽資格。近期的目標,對她來說就是在國內CLPGA賽場贏得一站冠軍。
可以說,贏一場CLPGA冠軍是一個切實的目標。
與石昱婷同齡的王梓漪,今年7月剛剛在廈門挑戰賽拿下了一站CLPGA冠軍。兩個小球員在青少年賽場曾經多次相遇,也是不分上下。只是現在兩人選擇的道路不同,正在人大附中讀書的王梓漪還在努力地做到高爾夫與學業的兼顧,她此前也對《體育畫報》記者提起過自己的人生兩大夢想——去美國斯坦福大學讀書、打校隊以及打LPGA。
今年在華彬LPGA中國賽,王梓漪,四天77-70-72-75杆,排在第45位,也是發揮出了自己的實力,是業餘球員裡表現最佳的一位。
另一位業餘球員,只有12歲的杜墨含讓人也很有印象。
四天75-77-83-82杆,這個受媽媽影響走進高爾夫的女孩子,平時在清河灣練球,華彬四天比賽有外公背包,享受了一場高級別的比賽。總結四天比賽,就像她的個性簽名“失敗是化了妝的祝福,逆境是為了讓我們更完美一樣”那樣,杜墨含看得非常積極——“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高手很多,可以學習到很多。自己完全沒有什麼遺憾,尤其第二天還特別開心能與馮珊珊同組。”
接下來,她會回歸青少年比賽,參加民生銀行北京中小學生高爾夫球公開賽以及北京房山長陽業餘高爾夫球冠軍賽。
在這兩場比賽裡,杜墨含還會遇到同樣12歲的、受姐姐影響也握起球杆的、石昱婷的妹妹石昱莉。
也許說這些十幾歲的小女孩兒代表了中國高爾夫的未來為時太早,但不管她們是否會走上職業之路,有高爾夫相伴,她們的人生會多一份色彩,這是她們的幸運也是高爾夫這項運動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