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解讀高爾夫歐巡決賽新規:寶馬賽和滙豐賽地位提升
中國高夫球場網
 
從高爾夫歐巡賽出臺的總決賽系列賽新規來看,BMW大師賽和滙豐冠軍賽的重要性都大大提高,與此同時,也讓競賽體系更為公平。關於此,我們會在下文深入解讀。
 
(1)   歐巡賽將獎金與積分區別對待
過去迪拜競賽積分榜與歐巡賽獎金榜基本上是同一概念。這樣做的好處是換算簡單,同時鼓勵贊助商通過提升賽事的獎金來提升自己賽事的等級。最新的規定,在常規賽季沿用了獎金榜與積分榜掛鉤的政策,與此同時,將四場總決賽的獎金與積分脫鉤,每場賽事的總積分規定為1000萬分,而冠軍可以獲得1,666,600分。這代表著總決賽的積分是普通賽事(200萬歐元)積分的五倍,大大提升了總決賽的地位,也鼓勵明星球員參加年終的四場賽事。
作為對比,美巡賽聯邦杯總決賽的積分也是常規賽積分的五倍。
 
(2)   不設置淘汰線,總冠軍含金量更高
美巡賽最後一場總決賽--巡迴錦標賽--舉行之前,聯邦杯積分會重置。這樣做的一個好處在於,讓巡迴錦標賽的結果與千萬美元大獎發生關係,不至於聯邦杯虎頭蛇尾。可是這樣的壞處也顯而易見。2014年總冠軍比利-霍雪爾、2011年總冠軍比爾-哈斯,大家都不認為有那麼實至名歸。以今年為例,大家更傾向麥克羅伊--兩場大滿貫賽一場世錦賽的贏家--才是美巡賽真正的總冠軍。
歐巡賽不存在積分重置,應該能選出一個含金量更高的總冠軍。這一點以前已經得到了證明,今年還有待觀察。
 
(3)   對外卡選手說不,體現公平性
僅僅因為一個選手的國籍,而獲得參賽資格,從而在迪拜競賽榜領先榜前列擁有一席之地明顯是不公平的。而這樣的情況在BMW大師賽和滙豐冠軍賽的積分大大提高之後,很可能發生在中國選手身上,實際上,以前已經發生在中國選手身上過。
新規的出臺杜絕了這種不公平的情況發生,同時也給了BMW大師賽、滙豐冠軍賽、土耳其公開賽一定的自主權,可以更為名正言順的給本土一些選手參賽權,以推動當地高爾夫的發展。
 
(4)   刪除總決賽參賽限制,讓積分說話
歐巡賽新規刪除了球員必須參加總決賽場次的限制,因為這條規定引起了歐巡參賽選手的不滿,同時導致去年約斯特-勞滕被逼參加BMW大師賽,只打一杆就退賽的鬧劇。
當然,歐巡賽本意是好的,它們希望出臺這條規定,逼迫明星球員參賽,可是看起來卻適得其反,也違反了球員參賽可以自由決定的普遍法則。
實際上,今年由於四場總決賽的積分提高,既能吸引明星選手參賽,又能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可以說做到了兩全其美。
 
(5)   DP世界巡迴錦標賽由60位排名靠前選手參加
因為迪拜競賽的獎池(今年從375萬美元上漲到500萬美元)全部來自迪拜,歐巡賽要求一個選手必須參加DP世界巡迴錦標賽才能瓜分獎池中的獎金可以理解。與此同時,為了避免明星選手的缺席,導致出現諸多空缺,它們延用了以往替補政策,積分排名60位之外的選手可以依序替補。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