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更新時間:2014/11/07
高爾夫一級運動員可免試上大學
中國高夫球場網
 
第八屆朝向高爾夫國際論壇在深圳市麒麟山莊舉辦,論壇主題是“青少年球員培養”。論壇由朝向集團董事長王軍先生宣導,由朝向集團主辦,美國景觀無限公司和北京林業大學協辦。吸引了三百多位來自高爾夫球會、高等院校、建造公司、設計公司、管理公司、媒體單位、高爾夫愛好者等嘉賓的參會。
 
本屆論壇特邀六位海內外知名人士擔當論壇的演講嘉賓,他們分別分享了自己在青少年高爾夫球員培養上的經驗和見解。論壇的最後環節是研討沙龍,邀請演講嘉賓與參會嘉賓一起探討青少年球員培養上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參與研討沙龍的演講嘉賓為:
馬克·勞裡美國“第一發球臺”副總裁
奧林·丹尼爾·文森特:美巡賽北方信託公開賽的執行總監
馮雄:廣州市體育競賽中心主任、廣州市高爾夫球協會秘書長
鄭旻:雲南高爾夫總經理聯誼會主席、雲南省高爾夫球協會副秘書長
孟濤:朝向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朝向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主持人:李昆博士,朝向集團駐美辦事處首席代表
 
以下是研討沙龍的精彩問答:
陳朝行:今天通過馮秘書長的演講,我才知道如果是一級運動員就可以免試上大學,我相信很多家長也關心這個問題,包括業巡賽排名從16名到50多名的排名也可以上大學等。請馮秘書長把這個問題講得更具體一點。
 
馮雄:這確實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出臺了一個檔,從2014年開始執行運動員等級評定,業巡賽的第16到50名,可以作為評定一級運動員的依據,業巡賽的前15名可以評為健將級,50名 以後也可以評二級、三級等。一級運動員可以免試讀大學,這是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出臺的檔裡說的,隨著教育部門對體育事業的重視,校辦體育也會是將來的發展趨勢。但是運動員進大學的前提是那個大學願意錄取你。現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也收高爾夫的特長生,我們好幾個隊員現在都是廣外的學生,是通過高爾夫特長 進去的。
 
陳朝行:在座各位可以把這個資訊傳遞出去,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結合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的改革,也結合我們國家的剛剛出臺的把體育運動提高到國家戰略的角度,這是很好的發展機會,對我們的小孩子也有好處,可以鼓勵孩子在體育方面發展,強身健體,為提高整體的人口素質做貢獻。
 
提問:我 想問馮主任一個問題,一些希望之星到後來成績下滑,我也跟很多家長交流過,是不是家長只要當孩子的領隊不要當教練就行了?我前兩天在美國碰到封悅的爸爸,他說現在我只兼他的心理輔導老師,其它的事情我都交給其他人做了。當時我就說,這個工作你是最不應該兼的,我想聽聽您的建議。
馮雄:我 自己也經歷過培養珊珊的過程,過去我曾指導珊珊,為什麼後來不再指導她呢?因為她考上了美國巡迴賽回來訓練的時候,我一如既往地陪同她訓練,覺得她發揮不好的時候,我就去提醒一下她,那次她就停下來告訴我,她說:老爸,我現在已經是職業球員了,我有專業的教練,你如果要指導我,你到我教練的學院去學習一年 半載再說。我就告訴她,我去不了。她說,那你就乖乖當我的老爸吧。從那以後,我就再也不指導珊珊的技術了。現在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我們再怎麼說也是半路出家,有時候可能會幫倒忙,所以我就不再去指導珊珊。如果你想指導你的孩子,我覺得沒問題,你先去學習,先把你自己的理論水準和實踐經驗都提升以後, 再來幫助孩子,這樣會更合適。如果你自己不願意去學習,你又沒有技術水準,還是把它交給專業人士來做。
 
提問:我想請問文森特先生,能否介紹美國球員在贊助方面的情況,贊助商在什麼時候會介入?大學校隊的學生有沒有個人接受贊助的案例?是怎麼運作的?職業球員怎麼獲得贊助?
文森特:球具的贊助很早就開始了,如果他們有關係,在10歲左右就有人贊助。業餘賽有規定,不能由公司來贊助,所以只能贊助球具。轉職業以後,如果是參加PGA巡迴賽,當然有贊助費,PGA以下的賽事,沒有太多贊助費,只是俱樂部的贊助,PGA巡迴賽的球員可能在沒打球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25萬美元的贊助費。
追問:如果是大學校隊,除了球具之外,隊員所有比賽的支持都是來源於學校嗎?
文森特:錢是大學出的,包括旅行經費都是學校支出。如果暑假期間參加比賽,費用由家庭支付。
 
提問:我有兩個問題請教馬克·勞裡先生。第一個問題,第一發球臺的教學器材有沒有統一配置?分部和總部之間是否有統一的培訓安排?第二個問題,最近我們看到很多中國教練或教學機構進行專業的教學。對這方面您對中國的機構有什麼好的建議?
馬克·勞裡:第 一發球臺剛開始的時候,有些製造商給孩子做球杆,它有基本標準,主要是看這個孩子的身高、年齡,然後給他們設計球杆。現在這些球具對孩子都不是問題,各個廠家都為孩子做了很多設計,很多零售商做定制球杆,父母會帶他們去試用。第二個問題,我們要通過高爾夫開發他們的性格,我們有21000名志願者,這些志願者有孩子的父母,有來自社區附近的人員,他們對孩子要有熱情,喜歡孩子,這是我們最大的標準。當他們瞭解打球技能的時候,我們也會把他們變成我們的教學人員,這就是美國PGA和LPGA的 教學人員。我們教會孩子一些技能,讓他們瞭解怎麼抓杆、揮杆。開始打球後,很多人可以拿到大學的獎學金來打球,這由孩子們自己決定。很多高爾夫俱樂部在夏天有各種訓練營,如一對一的訓練。進入大學之後,他們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提高自己的球技。一旦上大學,他們會決定自己是不是有足夠的技能來打更高水準的 比賽,或者是轉職業,這就是我們的培養步驟。
 
提問:請問馬克·勞裡先生,在高爾夫方面,美國中小學校起到了哪些作用?
馬克·勞裡:第一發球臺成立了17年,但是6年 前才開始做全國學校專案。為什麼要做這項目?因為在有泰格·伍茲等等大師的影響,我們希望能夠給更多小孩提供學習機會,特別是給之前沒有辦法接觸高爾夫的小孩去打高爾夫。第一發球臺出現後,當時美國到處在建高爾夫球場,那是個高峰期。我們就跟分部去討論,如何能更好地發展高爾夫球,讓更多人知道第一發球 台?後來我們意識到,應該和學校合作,美國大概有66000間公立小學,跟他們合作後,可以激發小學生對高爾夫球的興趣,從而讓他們去打高爾夫球,這就是我們開始做全國學校項目的初衷。至現在,通過第一發球臺專案吸納了700萬名打高爾夫的小孩,其中有六七十萬名是通過全國的學校計畫收納進來的。這些小孩子他們不是打籃球、踢足球,而是開始去打高爾夫球了。因為我們和這個學校有合作,學校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讓他們對高爾夫球有初步的接觸。
馮雄:關 于高爾夫進校園的事情,現在教育部門要給學生減負,不讓孩子有太多學習壓力,在校園裡要開展一些課外活動,都要受到教育局、學校的制約,如果我們要在校園裡推廣高爾夫,必須首先協調好學校和教育局的關係,他們同意了你才能進去。第二點,在校園高爾夫裡,更多是讓孩子瞭解高爾夫運動的特點和它的基本規律、技 能和技巧,包括簡單的推杆、揮杆、學習基本的要領。如果他真正要學,他還是要到專業的學校或機構去學習才能提高,不可能只靠校園簡陋的環境就能夠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孟濤:我 是完全同意剛才主持人講的,咱們千萬不要混淆青少年球員和職業球員的概念。我感覺大家都是沖著職業球員那個方向去的,從小到大,我要很早給他做規劃,讓他們成為職業球員。馬克·勞裡先生他們做的事情是帶孩子入門,接觸高爾夫球運動,保持對這個運動的喜愛。文森特先生所做的事情,未見得他所有隊員以後都百分 之百轉為職業球員,但比例會相對較高,因為他是通過技能進入到著名大學的校隊裡。馮雄秘書長和鄭旻秘書長,他們側重的是技巧方面的培訓。從朝向企業經營的角度看中國高爾夫,我始終覺得,短期之內,打球的青少年球員基數不會太大。想進到校園,或者通過各種方式把它變成一個大眾體育,我覺得不太容易。在中國相 當的一段時間它還是一個小眾體育。現在校園推廣大眾運動都難,很多新聞報導說現在小孩連跑步都不會了。我認為要推廣執行體育運動還需要一段時間,不能拿美國完善的系統來跟咱們國家對比,這是不現實的,但可以借鑒,這是咱們努力的方向。
 
孟濤:中國的高爾夫30年,我們講三十而立。就目前的環境來說,我認為咱們都還有些日子需要熬一下。我不認為在短期之內就會有很大的群眾基礎,因為中國的環境和經濟條件,我們不具備 美國這樣的條件來迅速達到這個基數,沒有基數,何來你提到的這些問題呢?我今天非常想問馬克·勞裡先生,他們怎麼請到小布希來做他們的名譽主席,咱們大膽地設想一下,如果通過馬克·勞裡先生的介紹,小布希同意來中國當咱們的輪值主席,都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馬克·勞裡:這 個其實不是我的功勞。小布希也打高爾夫球,他的父親和全美高爾夫協會也有很深切的關係,我們就跟他講,我們想覆蓋更多年輕人,讓他們瞭解高爾夫球。小布希不再是美國總統之後,他就成為我們的名譽主席,一開始我們是讓他的父親來做我們的名譽主席的,剛好小布希也是一個高爾夫球手,所以讓他成為我們的名譽主席 真的不是很難的事情,他也非常願意幫助我們在美國推廣青少年的高爾夫球運動。小布希和他的父親都給我們很大的支持,他們也對第一發球臺的發展非常滿意,所以他們一直給我們提供支援。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