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12/08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當第四屆“東風日產杯”中國-亞太職業高爾夫隊際對抗賽以中國隊9比15,6分之差敗給亞太隊的時候,大家想問的問題肯定是中國隊為什麼會輸這麼慘?
副隊長程軍給出的答案是:這一屆的中國隊太年輕!
“我們的隊伍是相對比較年輕的隊伍,我相信這些年輕的球手從這些比賽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這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很大的幫助。總的來說,我們與亞太隊比起來的話,還是不夠老練。經驗方面,沉穩方面,亞太隊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程軍在賽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
本屆中國隊總共包括3位20歲以下的選手,他們全都是第一次參加這場比賽。從競技狀態來說,他們並不差,李昊桐與金誠包攬了過去三場美巡中國賽。可是從比洞賽,從隊際賽的角度來說,他們的經驗是不足,是欠缺的。
金誠參加過不少青少年、業餘的比洞賽,他說自己在去美國之前未嘗敗績。很顯然,這是一種有益的經驗,可是認真分析一下,他所打的比洞賽,也就是兩年之中四場,並不算多。再加上金誠遇到的對手也是同樣沒有這種比賽經驗的選手,他取得全勝也就不稀罕了。
可是去美國就不一樣了。美國有許多青少年、業餘大賽都是比洞賽,包括美國青少年錦標賽、美國業餘錦標賽。金誠在那裡遇到了更強的對手,以及經驗更豐富的對手,他遭遇失敗不足為奇。
金誠的情況其實也是陳子豪、李昊桐的情況。他們比洞賽的經驗非常稀少,至於職業比洞賽更是從未打過。
好不好,練習輪中賭錢那是一回事,你在星期天爭冠的環境中打職業比洞賽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更何況這裡還要加一個隊際賽。
萊德杯、總統杯,外卡基本上都不會發給從沒有經驗的年輕選手,除非他真的相當優秀,比如像喬丹-斯皮思這種抗壓能力相當強的隊員。喬丹-斯皮思是與伍茲同組都能打出63杆的人!可是即便如此,總統杯中,他的發揮也不是那麼理想。
“第一次打隊際對抗賽,我還不是那麼習慣配合。”連續輸掉前兩天團體對決的李昊桐說,“因此我更習慣最後一天的感覺。我覺得沒有那麼大壓力……相信明年我會更好。”
從這個角度來講,挑選黃文義進入隊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儘管他最近的競技狀態並不是那麼好。黃文義雖然輸掉了最後一天的對決,可是前兩天他配合元天兩戰兩勝,與梁文沖獲得的積分一樣多(2分)。
然而只把責任歸咎于年輕選手那是不公平的。李昊桐、金誠、陳子豪,三人組合加一起獲得的積分遠遠高過張連偉、嚴斌以及楊光明三人。的確,這三位有經驗的選手,對付的都是亞太隊中的狠角色,可是輸了就是輸了,找任何藉口都是蒼白無力的。要知道他們三人中每人單獨贏1分,中國隊就能在總比分上同亞太隊打平。
去年,選擇嚴斌及楊光明,程軍得到了很大的讚揚,可是今年卻遭到了很大的質疑。“奇兵只能使用一次。”一位元記者朋友說。
這倒不一定!嚴斌與楊光明去年與今年最大的差別並不是第一次與第二次參賽,而是在狀態。嚴斌與楊光明是去年最後一場中錦賽的冠亞軍。今年在進入“東風日產杯”的時候,兩人卻沒有任何出彩的表現。
當美國隊也在質疑萊德杯的隊伍沒有挑選出最為火爆的選手時,我們是否也應該多想一想中國有沒有挑選出這樣的選手?
中國隊的12名隊員是按照職業排名前八位自動入選,隊長另外4張外卡來分配的。這個制度本身並沒有錯。但是首先,中高協的排名到底科學不科學,有沒有反應出球員的真實水準,這或許本身就值得討論。
另外,既然是排名前八位的球員,我們又把金誠這位業餘選手單獨摘出來,這一點是否正確,也值得商榷。因為金誠如果自動入選的話,中國隊就不用浪費一張外卡在他的身上了!
很顯然,輸掉“東風日產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以上說的一些因素或許只是開了一個頭。無論如何,我們並不能簡單地歸因於我們的整體競技水準不如亞太隊,年輕選手缺少經驗。實際上,亞太隊總共有7位選手是首次參賽,是我們的兩倍還要多。
另外,多年以來,萊德杯和總統杯,並不一定是世界排名總體更強的隊伍就能取勝,因為比洞賽本身就存在巨大的變數。而隊際賽的變數就更大。以本次賽事為例,每一天都有兩組比賽打到18號洞。六組比賽,中國隊的比分為2勝2負2平,如果把2負2平變成4勝,我們會多獲得3分,而我們同樣可以與亞太隊打平。這充分說明了中國隊與亞太隊之間的差距並不像字面上的那麼大。
輸掉比賽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反思,不去追究原因,甚至把有益的建議當作刺耳的噪音。
美國隊為了要贏萊德杯專門組成了一個工作組。我們有必要效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