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5/03/24

中國高夫球場網
2015年3月23日淩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于3時18分在新加坡中央醫院病逝,享年91歲。李光耀一生與高爾夫相伴,在他的回憶錄中多次提到打高爾夫球的場景以及趣事,讓我們重溫這位傳奇人物與高爾夫的故事。(摘選自《李光耀回憶錄》上下卷)
精選導讀:高爾夫相伴一生
在運動和消遣方面,我打高爾夫球,大半是一個人打,地點在亞瑟王城堡旅館的九洞高爾夫球場。
當時我40出頭,年紀輕,精力充沛。不論一天的工作多麼辛苦繁忙,我總是在黃昏時分,花兩個小時在高爾夫球練習場打上50到100個球,並跟一兩個朋友打一場九個洞的高爾夫球。
那天下午,我和奈溫在前英國仰光高爾夫球場打高爾夫球。這場球可真不尋常。每一條平坦球道的兩旁。圍繞在我們4個球員周圍的,全是提著槍向外看的軍人。
東盟各國部長和官員之間定期而頻繁的會議,使得個人和合作關係更加密切。他們總會在見面協商時打高爾夫球,在揮杆間互探對方的觀點和建議,即使意見被推翻也不在正式會談時出現爭執衝突的情況。
高爾夫球委實十分珍貴,足以讓球童沖人任何一棟房子、任何一片深草區去把它找出來。1965年,有一回我在前孟買皇家高爾夫球場把球打進了貧民窟,球掉落在鋅板屋頂上的響聲清楚可聞。我的球童沖了過去,我以為他是去查看誰受了傷。
雖然日本人當時已開始嘗試製造球杆,但是還很差勁,揮杆時既無力道又沒有感覺。我錯誤地以為他們的技術和模仿能力也就到此為止了,但是20年後,日本製造的好些高爾夫球杆卻是全世界最好和最貴的。
新馬分家 (《李光耀回憶錄》上卷 風雨獨立路)
這一天天氣溽熱,是典型的8月天。傍晚氣溫降下來。我相當疲倦,但決定照常運動運動,放鬆自己。在總統府(以前的總督府)的斯裡淡馬錫官邸①前面,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在發球練習區揮杆打了150個高爾夫球;心情好了些,吃了晚餐,然後準備會見英國駐吉隆玻最高專員赫德子爵。
這一天早上九點半,秘書接到赫德辦事處打來的電話。當時離宣言公佈時間只有半小時,秘書回電話說我暫時不能同赫德通話。赫德問下午行不行。我回話建議晚上八點,最後雙方約定7點5O分。
有個奮鬥的目標(《李光耀回憶錄》上卷 風雨獨立路)
在運動和消遣方面,我打高爾夫球,大半是一個人打,地點在亞瑟王城堡旅館的九洞高爾夫球場。除了假期以外,這座球場平時空無人影,加以場內多丘陵又多風,像我這樣一個笨瓜,有這麼一個球場,正是求之不得。它使我保持身體健康。我和芝花費許多時間尋找打失的高爾夫球,卻往往找到別人打失的,質地比我的好。芝也趁機採摘野生蘑菇,由梅勒太太替我們煮,味道倒是挺鮮美的。
一兩個月後,我接到新加坡員警總監福爾傑的一封信。他認識我的父母,並且聽說我在康沃爾,就邀請我和芝到他在德凡郡瑟斯頓的老家作客。我們在他家住了三天。他所感興趣的,是衡量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感興趣的,是同他接觸,並且看看戰後的英國殖民地員警首長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們一起打高爾夫球。我的球藝很差,但卻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週末。現在我才知道,我已經引起新加坡政治部的注意。我的名字將列在他們的監視名單中,原因不外是我在馬來亞大廈發表過一些反英反殖的演說。
決定做點事(《李光耀回憶錄》上卷 風雨獨立路)
我加入新加坡島嶼俱樂部,以便繼續練打高爾夫球,好使自己在英國廷塔格爾所學的球藝能夠保持下去。一段時間我很熱衷於打高爾夫球。一天下午,儘管下著雨,我還是跟芝一同驅車到高爾夫球場去。來到湯申路時,我的史都巴克牌汽車突然滑向一邊,掉頭轉了個彎,滾了兩滾就翻倒在柔軟的草坡上。我嚇得目瞪口呆,芝也一樣。我問她怎麼樣,她說沒事。我們很幸運,沒受一點傷。如果我們再往前一點才翻落在路邊,汽車勢必撞向一條大水管而不是翻倒在濕地上,我所熱中的政治生涯恐怕就此告終了。
揭開鬥爭的內幕(《李光耀回憶錄》上卷 風雨獨立路)
金馬侖高原氣候涼爽,環境清幽,地方偏僻,是暫時遠離新加坡的政治溫床的好去處。當時沒有電傳機,沒有直撥電話,普通電話也不清晰,所以我動身前留言,除非有特別緊急的事情發生,否則不要打電話給我。這樣一來,我便可以安安靜靜地工作。我們逗留了將近兩個星期。我也在景致幽雅的九洞高爾夫球場打了好多次球。我離開的時候,已經完成了八講的廣播稿。
合併風雲(《李光耀回憶錄》上卷 風雨獨立路)
12月中旬我到吉隆玻逗留了四天,這回到東姑的官邸跟他住在一起。他剛從倫敦回來,心情愉快。他正在擴大地盤,而他讓新加坡加入的條件使馬來人能夠繼續占多數,也使他得以維持在聯邦建立起來的馬來人的支配地位。同時,他也消除了對必須吸收更多華人而產生的根深蒂固的恐懼。
後來我從他戰前在倫敦留學時期的朋友口中知道,他希望我住進官邸賓館,想進一步瞭解我的為人、生活習慣和性格。他已經得出結論,我"不是壞人"。我在浴室裡唱歌,所唱的歌曲他喜歡,像流行一時的輕快的印尼歌曲《白鸚鵡》。我打高爾夫球,玩撲克牌,喝啤酒、葡萄酒,甚至喝威士卡,也喝點白蘭地(那是東姑最喜歡的--三星軒尼詩)。
他喜歡烹飪,廚藝不錯,午餐經常自己下廚,烤羊肉和牛肉。午飯過後他總要小睡片刻。我時間太多,會到皇家雪蘭莪高爾夫球俱樂部練球場打上一兩百個球,等他睡醒。下午四點半我們會打九個洞的高爾夫球。在打球間隙或吃晚飯前,趁他心情好的時候我會提出問題。就這樣,一件事情可能要花上四天的時間,天天得陪他吃喝,打高爾夫球,跟他一起參加晚宴和婚禮。為了等待好時機,我曾經多次陪他到檳城、怡保或金馬侖高原。
在吉隆玻工作表現不錯的最高專員都瞭解他的情況,尤其是澳大利亞的湯姆·克裡奇利和英國的傑佛瑞·托裡。他們遷就他,跟他打高爾夫球,玩撲克牌時克裡奇利有時會在幾個月內輸幾百塊錢給他--不算多,可也不太少。東姑喜歡贏,也就是不喜歡輸,這是他貴族出身的習性。這我倒不在意,因為我的目的是要澄清我們之間達成的協議要點。
打高爾夫球的情形可不一樣。東姑的讓杆數是24,要打足讓杆數;我的讓杆數是12(後來減到九,對我不公平),實際上我的是15。他又選好手搭檔,所以要贏他很難。儘管如此,有一回令我難忘的是,還剩七個洞沒打,我和搭檔已經贏了八個洞;東姑覺得沒趣。當時在皇家雪蘭莪高爾夫球俱樂部的莫爾怪我沒心眼。
攤牌決勝敗(《李光耀回憶錄》上卷 風雨獨立路)
就在投票結果快要宣佈之前,李紹祖醫生寫信給全民投票總監……李醫生的抗議是徒勞的。
第二天,吳慶瑞、我和總理公署常任秘書斯圖爾特到里茲酒店跟東姑一起喝茶。正如一向同東姑會商那樣,我們沒有直接討論公民權問題。這時他心情輕鬆,氣氛不錯,因為有關婆羅洲尚未解決的問題,終於幾乎全部跟英國人解決了。星期日早上,我和吳慶瑞跟東姑和敦拉紮克在斯溫登打高爾夫球。下午東姑休息的時候,敦拉紮克代表他到共和聯邦關係部會見桑迪斯,我們討論了有待解決的馬來西亞公民權、共同市場計畫的問題。
走自己的路(《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在必須做緊急決策時,我會跟有關部長進行電話會議。這使我得以從沒完沒了的會議中抽身。由於我在度假屋辦公,所以我的私人助理和我那忠心耿耿的內閣秘書黃水生,得天天到那裡去。高度假屋不遠是皇家空軍的九洞高爾夫球場,它讓我在處理源源不斷的檔和記錄的日子裡,得以放鬆身心。我會打九個洞的高爾夫球,有時跟一個朋友一起打,有時自個兒打。芝總是在一旁陪著我走來走去。
我睡不安枕。芝請醫生給我配些鎮靜劑,但是我發覺在晚餐時喝點啤酒或葡萄酒,效果勝過鎮靜劑。當時我40出頭,年紀輕,精力充沛。不論一天的工作多麼辛苦繁忙,我總是在黃昏時分,花兩個小時在高爾夫球練習場打上50到100個球,並跟一兩個朋友打一場九個洞的高爾夫球。那時的我經常睡眠不足。有一天近中午時分,剛履任的英國最高專員約翰。羅布急需向我怕達英政府的口信,我在家中躺在床上接見他,因為我實在太累了。
絕處求生(《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來訪的執行人員做出投資決定之前總要先來找我。我認為,好好保養從機場到酒店和到總理公署的道路,在兩旁種滿灌木和喬木,使道路整潔美觀,這是說服他們進行投資的最佳辦法。他們駕車進入總統府的範圍,便會看到市區中心這一片占地叨英畝,由起伏的草地組成的綠洲,其間是九洞高爾夫球場。我們一句話也不用說,他們便知道新加坡人民能力強、有紀律又可靠,很快就能把必要的技能學上手。
工會脫胎換骨(《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職總把業務擴展到醫療、托兒、廣播電臺等服務,也經營為工人服務的海濱度假酒店“白沙度假村”,還有在實裡達下段蓄水池畔開闢設有高爾夫球場的“胡姬鄉村俱樂部”。職總也建造高品質的共管式公寓讓會員購買。這些新的合作社企業讓更多工會領袖有機會親身體驗管理企業的情況,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工會新領袖,使他們掌握良好的管理技巧。這些俱樂部、度假村和其他設施為工人提供以往只有較富裕者才享受得到的生活方式。工人自歎出身比人寒微,他們感受到自己不能享受只有成功人士才能享有的生活方式,我相信,這種感受會因為有了這些設施而不至於那麼強烈。為了使工人能夠負擔使用設施的費用,政府以象徵式的收費提供國有土地興建這些設施。
鐵腕護廉潔(《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我們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要建立廉潔有效的政府。1959年6月,在市政廳大廈會議室宣誓就職的時候,我們一律穿白色的襯衫和白色的長褲,象徵個人行為純潔廉明,擔任公職也一樣。人民期待著我們有這樣的表現,我們決心不辜負他們的期望。親共分子穿皺巴巴的襯衫和褲子,搭巴士和的士,睡在工會會所後面的房間裡,受的是華校教育,以此顯示自己的工人階級身分。他們嘲笑我在辦公室和家裡裝冷氣機,開大型的美國別克汽車,打高爾夫球,喝啤酒,出身資產階級家庭,在劍橋受教育。但是,我和我的同僚幫助過工人和工會,他們卻不能指責我們因此撈了錢。
新馬關係風雲變幻(《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1966年3月20日,新馬分家八個月後,馬來西亞首相東姑來到新加坡訪問。
東姑打算在最高元首登基後休假,因此建議新加坡的部長和他的部長在4月間一起到金馬侖高原去打高爾夫球。到時雙方就可加深彼此的瞭解,所有的難題也自然能隨之解決。他希望我們能回復過去那種輕鬆自如的關係,以緩和非馬來族和馬來族之間的緊張氣氛。
同印尼化敵為友(《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蘇哈托總統的個性、脾氣和宗旨使我個人能跟他建立友好的關係,這是我們的福氣。他十分享受吃的樂趣,尤其喜歡甜品,但也努力通過散步和打高爾夫球控制體重。低聲細語,從容不迫是他說話的一貫姿態,但是一談起重要課題他也會活潑生動起來。
蘇哈托以為只要眾人知道下一個總統人選是哈比比,無論國內或國外,就不會有人串謀逼他下臺了。陪他打高爾夫球的木材大王鄭建盛當上貿工部長,女兒杜杜成了社會事務部長。幾乎所有其他出任內閣成員的人士,不是效忠於他,就是他的子女們的親信。
中南半島的滄桑(《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那天下午,我和奈溫在前英國仰光高爾夫球場打高爾夫球。這場球可真不尋常。
每一條平坦球道的兩旁。圍繞在我們4個球員周圍的,全是提著槍向外看的軍人。
不揮杆時,奈溫戴著鋼盔。我猶豫該不該問原因。其中一個球員是奈溫的部長。他低聲說是跟什麼行刺威脅有關。
1968年奈溫訪問新加坡,在打高爾夫球時,一點也不在意安全的問題,也沒有戴鋼盔。1974年他再次來訪時,我建議我們應該協調彼此的政策,促使美國、中國和蘇聯繼續留在本區域,以取得勢力均衡。他一點興趣也沒有,寧可讓超級強國自己做決我在1986年1月最後一次訪問仰光。奈溫的新夫人是個醫生,比他過世的髮妻欽梅登年輕得多,受過良好教育。當時,他對於15至30年前發生的事記憶猶新。
東盟的未來(《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雖然我們沒能成功降低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關稅,但是,東盟各國部長和官員之間定期而頻繁的會議,使得個人和合作關係更加密切。這種良好關係,有助於使雙邊問題在演變成外交部之間正式照會以前,就先通過非正式途徑解決。官員和部長們建立起某種工作方式,使爭端即使沒能獲得解決,也不會公開加以宣揚,大家都逐漸養成一種合作的態度。他們總會在見面協商時打高爾夫球,在揮杆間互探對方的觀點和建議,即使意見被推翻也不在正式會談時出現爭執衝突的情況。
相知說澳新(《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他以促使澳大利亞融入亞洲的發展,共博亞洲經濟增長的成果作為目標。他不願意看到當日本人以日本的科技在澳大利亞生產汽車和電子產品時,澳大利亞還停留在只是向日本出口原料的階段。埃文斯同東盟成員國的外交部長們建立起密切的關係,那一定費了不少苦功,因為大家的習性大相徑庭。在東盟,大家往往不是在談判桌上達成協議的,而是在打高爾夫球的時候消除重大的歧見,所以他也跟著大家一起追球。
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中國、中國的臺灣地區和東盟等,需要澳大利亞的農產品和礦物。對它們來說,澳大利亞廣袤的空間、高爾夫球場、度假村和沙灘都是再理想不過0的度假勝地。美國在政治和安全事務上雖然是澳大利亞強有力的盟友。但是在農產品出口方面卻會同澳大利亞競爭。
南亞傳奇(《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英國時代的印度公務部門官員,是從印度舉國精英中精挑細選的。一個印度平民必須才華出眾,才能加入這個頂尖的英國服務行列。我在60年代訪問印度時,有一回下榻印度總統府。一天早晨,兩名曾經屬於原來的印度公務部門而非印度行政服務部門的官員,在我打高爾夫球之前前來同我共進早餐。印度文官制度這個時候已經變成印度行政官制度。這兩個人叫我佩服。
一個曾經出類拔革的公共服務部門就這樣水準逐漸下滑,現在又處於社會和經濟革命的動盪時期,生活水準因此下降。英國統治印度的時代,他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優雅水準,海陸空三軍的將領級人物,還有印度公務部門的高級人員都打高爾夫球。在60和70年代的印度,他們買不到好的高爾夫球,因為禁止進口。我記得有一回出遊到德里高爾夫球俱樂部,新加坡駐印度最高專員公署事先提議,讓我帶幾盒高爾夫球去分給俱樂部的委員。當地的高級將領和高級公務員拆開盒子,一人抓一把高爾夫球塞進自己的高爾夫球袋的那種情景,叫人看了喪氣。
高爾夫球委實十分珍貴,足以讓球童沖人任何一棟房子、任何一片深草區去把它找出來。1965年,有一回我在前孟買皇家高爾夫球場把球打進了貧民窟,球掉落在鋅板屋頂上的響聲清楚可聞。我的球童沖了過去,我以為他是去查看誰受了傷。
但不是那麼回事――一個小男孩拿著球走出來,並非要投訴我們害他受傷,而是要跟我們講價錢賣球。看到球童們把斷裂的塑膠或木制球座收集起來,削尖座底後重新用來墊起其他球員的球同樣讓我覺得難過。在更衣室裡,男僕給客人穿脫鞋襪。
人浮於事的情況太嚴重了。
1996年10月,我參加了一個在倫敦召開的總理會議,歸途中到可倫坡訪問並會見了達德利。森納那亞克總理。他是一位性情溫和,甚至可以說是個逆來順受,帶有點宿命論思想的年長者。我們在前皇家可倫坡高爾夫球場打球時,他為平坦的球道被貧民的住房和牛羊侵佔道歉。他說,有了民主和選舉,這種情況在所難免;他無法提出充足的理由以便在城市中央保留這些青蔥的空地。他安排我乘火車前往曾經景色怡人的山間避暑勝地努沃勒埃利耶。我上了很有啟發性的一課,洞悉獨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火車上(特別車廂)的食物足以把人毒死。那些螃蟹嚴重腐爛,發出陣陣惡臭,我立刻跑到廁所去把它吐個精光。
在努沃勒埃利耶,我下榻坐落在山中的前英國總督官邸。
總督官邸已荒廢失修,它以前一定保養得很好,花園裡種滿玫瑰(還有一些殘留著),就像一片英式林地。在海拔5000英尺高處的總督官邸非常涼爽。我在曾經非常漂亮的高爾夫球場打球。跟可倫坡的高爾夫球場一樣,這個球場也被貧民的住房和牛羊侵佔了。
同美國打交道(《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這次訪美我每天馬不停蹄,沒完沒了地向媒體發表談話,也怕不同的團體發表談話――紐約的亞洲協會和外交學會、哈佛的大學生、聖路易斯的大學生、芝加哥的外交學會以及洛杉礬的報界和電視臺。甚至到檀香山在太平洋總部總司令家中做客期陽,我也得發表談話。只有到達夏威夷一個大島上的冒納凱阿火山度假村時,我才算真正放鬆身心,成天打高爾夫球,並在晚餐過後觀賞風景。
亞洲第一個奇跡(《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高尚的高爾夫球運動顯然風靡全國。外交部長小圾善太郎帶我到他的“三百俱樂部”去打高爾夫球。這是日本最昂貴的俱樂部之一,只有300名會員,他們都是政界和商界的精英。高級主管們使用的都是從美國進口的昂貴的高爾夫球和球杯。
雖然日本人當時已開始嘗試製造球杆,但是還很差勁,揮杆時既無力道又沒有感覺。
我錯誤地以為他們的技術和模仿能力也就到此為止了,但是20年後,日本製造的好些高爾夫球杆卻是全世界最好和最貴的。
向日本人學習(《李光耀回憶錄》下卷 經濟騰飛路)
同年較後時,我在泰恩賽德參觀了斯旺亨特船塢。約翰。亨特爵士帶我到船塢各個部門走走,得到的印象跟日本船塢形成了最強烈不過的對比。亨特爵士穿一襲裁剪出色的大衣,皮鞋擦得鋥亮。我們一起乘坐勞斯萊斯汽車前去。行經油膩的車間地面時,我們的鞋子沾上油泥。在橫濱的石川島播磨船塢,我沒發現油泥。快上車的時候,我有點猶豫,亨特爵士卻滿不在乎,在地上擦了擦鞋底,沒把油泥擦乾淨便上車。在車裡,他把油泥擦在地毯上,叫我也這樣做。我必定是露出了詫異的神情,因為他說:“他們會用洗滌劑洗乾淨的。”接著車子便開動,不是到辦公室去吃工作午餐,而是到戈斯福思酒店,先吃一頓美味佳餚,然後到酒店的高爾夫球場打了18個洞的高爾夫球。英國執行人員的生活講究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