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中國高爾夫球場網

 

2015年沃爾沃中國公開賽在湯臣上海浦東高爾夫球場收杆,最大亮點是;決賽輪,兩名中國球員李昊桐和吳阿順進入最後兩組領先組,角逐這項歐巡賽冠軍;最大敗筆是這屆中國公開賽,參賽球員水準普遍不高,沒有名氣突出的大牌球員,賽事組織商業味道濃重,有點像從高爾夫身上“殺雞取卵”的味道。

 

沃爾沃中國公開賽到今年已舉辦了21年,進入了所謂的第三個“十年發展期”,該賽事是在中國本土舉辦時間最長、知名度最高的歐巡賽,兩名中國本土球員以前還從來沒有同時享受過在歐巡賽決賽輪中被聚光燈對準的待遇。李昊桐和吳阿順三輪過後以-8杆的成績與另外兩位外國球員並列第一名,在星期日決賽輪中,他們在最後兩組出發,這也許是贊助商始料未及的。本土球員的崛起,勢必會吸引國內受眾關心,贊助商借機搭便車擴大自己的影響。

 

參加中國公開賽的條件是,世界排名前250位中的60位,令人遺憾的是,在156名參賽球員中,世界排名前50的球員沒有一位來參賽,據說下星期美國將舉行世界錦標賽,所以世界一流球員不可能來中國參加級別和獎金更低的中國公開賽,除非贊助商掏出場費,而沃爾沃從來沒有花出場費、請參賽球員的慣例。去年在深圳舉辦的沃爾沃中國公開賽,大牌球員如斯滕森、杜夫納等都是球場方面花重金請來參賽的。作為上海的老球場湯臣俱樂部,他們的別墅都賣得差不多了,沒有動力去出錢請球員。中國有30多名球員參加本次比賽,占總人數約五分之一,其中只有李昊桐、吳阿順和梁文沖依靠世界排名前250的資格參賽,其餘中國球員都是靠本土制定的“軟條件”來參賽的。這使本來水準就不怎麼樣的賽事,再加上許多不在歐巡賽檔次的中國球員來“湊鬧滿”,所以本屆比賽的觀眾不多。另外,上海每年有滙豐和寶馬兩大世界頂級比賽,這場歐巡賽對觀眾來說也許不刺激。有嘉賓認為,這與前期宣傳不夠也有關係。

 

本屆比賽前,贊助商沃爾沃臨時更換媒體公關公司,請來專門負責聯繫汽車媒體的公關公司來召集媒體報導這場歐巡賽,所以在新聞中心出現許多報導汽車方面的媒體記者。聘請非專業媒體報導專業性很強的歐巡賽,讓人感覺沃爾沃是在借比賽賣汽車廣告,味道不對。在決賽輪15洞,倒數第四組球員在發球臺開球時,此時不應該拍照的一個攝影記者(估計是報導汽車的媒體)摁快門發出了聲響,受影響的球員提出強烈警告,現場很尷尬。

 

目前國內比賽除了滙豐冠軍賽不會特別邀請媒體報導外,其餘比賽基本上都由主辦方出資邀請媒體來宣傳,這多少也顯示主辦方對自己的賽事信心不足、怕冷場。伴隨中國高爾夫成長的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舉辦了20年後,是什麼因素讓他們對自己的賽事沒有信心呢。

 

世界最頂級的美國大師賽俱樂部主席佩恩曾說過,一場高水準的高爾夫比賽,球員最重要,其次是媒體。然而在國內的許多體育比賽中,媒體往往被忽略,倒不是主辦方不重視,而是不知道怎麼為媒體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主辦方往往先把領導和關係方安排好,然後才考慮媒體。比如球場沒有專門的媒體停車區域和通道,自行前來採訪的媒體需要步行20分鐘才能到球場,所謂的VIP貴賓指示牌在球場外明顯有提示,他們的車可以直接停在球場會所門口。記者粗略觀察,VIP區域幾乎都停放著豪車。高爾夫運動本來讓外界感覺是富人運動,這麼一來,更讓這裡觀賽的受眾強烈感受貧富差異。

 

第三輪,記者在13洞附近的通道上發現,有一家三口,開著球車在球場觀賽,在歐巡賽上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湯臣球場發生了。另外,進入球場前有一條掉頭車道,許多觀眾車輛完全不顧行車禮儀,從邊道橫插進來—他們進入球場後將去觀看一場高雅的運動。

 

李昊桐和吳阿順兩名中國球員在決賽輪中一直與同組的對手死磕到最後,是本屆比賽最大的亮點,也是歷屆比賽不曾有的精彩場面。吳阿順最大優勢是對球場熟悉,從業餘球員開始直到幾年前,他一直是湯臣球場的駐場球員,對球場非常熟悉。倒數第二組出發,18洞比完後他的成績是-9杆,最後一組英國選手霍維爾到17洞也是-9杆成績,眼看要加洞決賽。霍維爾在18洞果嶺附近想直接切進球提前結束比賽,可惜沒有成功,近距離推杆時緊張,球還是沒有進,成績變成-8,吳阿順奪冠,這也是有史以來在中國本土產生的第一個歐巡賽中國冠軍,這座獎盃或許可以緩解許多相關人士身上背負的壓力。

會員登入

賽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