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爾夫發展概況
環球高爾夫
這一年多來,臺灣小將曾雅妮在國際上大賽表現優異,世界為之驚歎。與時同時,征戰中國大陸的臺灣職業老將和業餘小將們每一出手必有斬獲,無不讓人佩服。加之去年兩岸直航、開放旅遊後,更多的大陸民眾有機會到寶島探寶遊玩。本刊及中國高爾夫球場網一向關注臺灣高爾夫選手的表現,本期將帶大家一同探秘臺灣高爾夫發展史,追根溯源,求解寶島選手稱霸高壇的秘訣——
臺灣的高爾夫運動啟始於淡水的臺灣高爾夫俱樂部,最初只有6個洞,1929年完成18洞,1943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關閉,1946年經臺灣愛好高爾夫的人士將原有9洞修復使用。直到1952年美軍顧問團與當時參謀總長周至柔將軍的大辦協助下,老淡水球場乃枝發葉綠,恢復成為臺灣第一座合乎國際標準的18洞球場,並孕育出不少揚名世界、為國爭光的高爾夫名將,曾被認定為“世界五十名場”之一。
臺灣光復後第二個球場是臺北高爾夫俱樂部。1953年春,何應欽將軍、孫連仲將軍及吳三連、林伯奏、陳重光等諸先生,倡議以提倡業餘運動、發展國民外交為宗旨組織“臺北高爾夫俱樂部”。
光復後臺灣高壇的萌芽期間,島內僅有淡水的18洞及臺北水源地的9洞球場各一座,打球人口僅數百人,其中外籍人士占了一半以上。但在委員會和熱心人士的大力推廣下,打球人口日漸增,球場也大增。臺灣行政院於
迄至1997年,臺灣高爾夫運動曾獲得世界盃團體冠軍一次(1972年呂良煥/謝敏男,其中謝敏男獲個人冠軍)、亞軍兩次,職業選手個人冠軍418次,另外四大滿貫賽中,呂良煥獲1971年英國公開賽亞軍,陳志忠獲1985年美國公開賽亞軍,陳志明獲1985年美國PGA錦標賽季軍。業餘賽團體冠軍 62次,個人冠軍327人次,表現優異。
1989年至1997年,陳重光接任中華高協理事長並連任一屆,任內最輝煌的成就是中華臺北隊參加1994年廣島亞運會獲得兩面金牌、一面銀牌和一面銅牌的空前紀錄。之後臺塑企業集團總經理王永在在全體會員大會中票選為理事長——他曾任淡水球場會長,也是長庚高爾夫俱樂部的創會會長。現任理事長是羅明芳先生。
中華高協四十多年來致力於推展高爾夫運動,培育高球人才,使得這項運動人口由當年的二、三十人發展為現在的上百萬人。而每年由高協舉辦的大小比賽不下十們場,其青年杯、國慶杯、中正杯、敬公杯、至公杯、理事長杯、臺灣業餘錦標賽及男女公開賽等,均已舉辦數十年,樹立島內各級業餘與職業大賽的知名賽。另每年派出選手參加十多項國際大賽,吸取經驗,促進外交。